《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大纲
使用专业: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本科
学 时 数:2 周
学 分 数:2 分 编写日期:2011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生物学教学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其特点是从课堂和实验室走向大自然,进一步认识各类动、植物,并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数量及分布等。此外,还要实习各类野外实习工具的使用方法,各类动、植物标本制作和处理方法等。所以,动、植物学野外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要求
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大自然,进一步认识各类动、植物,了解各类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数量及分布等。通过实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各类野外实习工具的使用方法,各类动、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常见植物的识别。
通过植物标本的采集、分类、鉴定,使学生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识别常见的植物。
2、植物标本制作方法学习。
指导学生采集各种植物,介绍制作、固定、 保存植物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制作蜡叶标本和浸泡标本的基本方法。
3、常见动物的识别。
用昆虫网捕捉昆虫,用捕鱼网捕捉鱼类和水中的的两栖类,对捕捉到的昆虫及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进行鉴定并制作成标本保存。
4、动物标本制作方法学习
采集昆虫及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并制作成标本,学会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三 、实习考核
以五级记分进行考查,即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主要依据如下。
1、撰写的实习报告:即考核报告的撰写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全面、对问题的分析及语句的通顺情况等。
2、综合考核:即考核学生使用实习工具的情况、野外观察记录的情况、采集和制作标本及遵守实习纪律的情况等。
3、野外实习记录本:记录是否有条理、是否认真和全面、有关数据的可靠性、有无对问题的分析及插图等。
实习参考书
[1] 《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盛和林》. 王岐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2]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第二版). 刘凌云、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鸟类野外工作手册》. 郑作新主编,科学出版社,1959.
[4] 《爬行动物采集注意事项.生物学通报》. 张孟闻,1965,(6):56—58.
[5] 《<啮齿动物数量的野外统计方法>动物学杂志》. 安徽省卫生防疫所防疫科,1975,(1):39—41.
[6] 《贵州植物志》1--8
[7] 《高等植物图鉴》1--5
[8] 《贵州野生木本花卉》 . 徐来富等编,贵州科学出版社,2006.
[9] 《贵州野生草本花卉》 . 杨成华等编,贵州科学出版社,2009.
编制人:罗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