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赤水实习队脊椎动物组
目录
1.
贵州赤水保护区简介 ………………………………………………………………… 02
2.
实习地生境及动物种类描述 ………………………………………………………… 04
3.
标本总汇 ……………………………………………………………………………… 06
一 鱼类 ……………………………………………………………………………… 06
二 两栖类……………………………………………………………………………… 13
三 鸟类 ……………………………………………………………………………… 22
四 爬行类……………………………………………………………………………… 25
五 哺乳类……………………………………………………………………………… 31
4. 心得体会与总结 ………………………………………………………………………
38
5. 野外实习日程记录 …………………………………………………………………… 40
6. 各组工作分配……………………………………………………………………………42
贵州赤水保护区简介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赤水中部葫市镇金沙沟一带,离赤水城40公里,赤枫公路旁侧。是国家环保局根据国家“六五”环保计划于1984年在贵州赤水建立的一处以物种保护为主的综合型示范性自然保护区。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以桫椤及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的唯一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距离长江最近的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面积最广的桫椤林区。
地貌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递降的过渡地带,海拔290~1730米。
气候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7.7℃,降水量1200~1300毫米,年均相对湿度大于84%。
水文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赤水河经过,赤水河位于川江南岸,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
区域范围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13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5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40平方公里,实验区面积38平方公里。
重点保护对象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国家级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及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
(Hook.) Tryon),隶属于桫椤科(Cyatheaceae)。桫椤是两亿年前的一种高大木本树蕨,一般株高1~6米,最高的近10米。一般主干不分枝,叶顶生,形如巨伞,状若华盖,树形优美,苍劲挺拔,四季常青。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曾在地球上盛极一时,与大型爬行类动物恐龙同生共荣。第四纪冰川期后,庞然大物恐龙等古生物在地球上绝迹,原本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的桫椤也濒临灭绝,仅有少数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侥幸残存、繁衍了下来,成为当今世界十分珍贵的冰川前期古生代植物,被誉为“蕨类植物之王”、科学研究的“古生物活化石”、“最后的侏罗纪生命”,是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而这“最后的侏罗纪生命”目前在世界上最具规模、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就是我国的赤水,赤水因而也被人称为“中国的侏罗纪公园”。
桫椤含有淀粉和单宁——淀粉是很好的绿色食品,单宁入药可治疗肺结核、风湿等疾病。桫椤生长期漫长,每年抽发新叶2—3轮次,每轮次抽发12—18片不等,生长速度因空气湿度、土壤状况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一般每年可长高3—10厘米。桫椤作为地球历史的见证,对研究古生物、古地质、古气候、古环境的演变,对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一些西方科学家认为,随着对古生物研究的发展,人类有望通过对桫椤的研究,揭开恐龙灭绝的一些秘密。
生态价值
保护区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表现出很大的特殊性,成为同纬度地区一种特殊的生态类型,加上这里地势险峻,人迹罕至,环境受人的影响甚小,迄今为止保持着原始的“本底”状态。区内少破坏,无污染,自然环境之间关系平衡稳定。
桫椤系当今地球上保存不多的一种冰川前期植物,被称为科学研究的“活化石”,在保护区、科研、观赏上具有重要价值,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保护区保存的桫椤,普通株高4-6米,很多地段成片分布,形成以桫椤为优势的植物群落,种群数量达4万余株,具有桫椤数量多,生长好,分布集中,生态原始的突出特点,是目前国内一处十分少见的桫椤天然集中分布区,典型代表意义十分突出。桫椤作为历史的见证,科学研究的“活化石”,对研究古后地质节气候、古环境的演变,对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对保证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具有极重要的保护及科学研究价值。桫椤也因树形优美、生态环境特殊而极富观赏价值。
景区简介
位于贵州省赤水中部葫市镇金沙沟一带,离赤水城区40公里,赤枫公路旁侧,是我国第一个以桫椤及其生态环境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13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5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40平方公里,实验区面积38平方公里。保护区海拔最低点金沙沟蜂桶岩311.5米,最高处幺栈沟葫芦坪1730.1米,海拔落差悬殊,丹霞绝壁耸立,流泉瀑布密集,自然生态原始古朴,野生动植物种属丰富,珍稀保护动植物生存良好,是一个植被繁茂、物种丰富、自然环境良好的圣洁之地。
实习地生境及动物种类描述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的西北部,温和多雨,四季分明。本次的实习地点是赤水的中部——闷头溪,甘沟和两岔河,该地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教学和科研价值,是我们进行野外实习、学以致用的理想之地。
1 采集地点的描述
闷头溪
该地水系发达,溪沟流量大,河床深切落差较大,蕴藏着丰富的可开发水能资源,且保持着自然原始、古朴的状态,有珍稀植物数十种。主要有濒危植物桫椤、一级保护植物小金花茶、赤水覃树(铁夹子)、鹅掌秋等等,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地表出露中生代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岩性为陆相沉积砂岩、泥岩,生态适应性较为广泛,适宜各种亚热带植物生长繁衍
甘沟
甘沟距城区40多公里,位于赤水市葫市镇金沙沟中国侏罗纪公园境内,该地山高坡陡沟深,地形崎岖闭塞,气候温和湿润,生物多样性丰富,有与恐龙同时代的、具有“活化石”之称的珍稀植物桫椤,该地带发育了南亚热带雨林类型的植被,自然环境纯净,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物种丰富,地理成分也较为复杂,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两岔河
两岔河同样位于中国侏罗纪公园内,地处赤水河流域,海拔高度差别大,山高坡陡,由于地形崎岖闭塞,人为活动影响较小,加之气候温和湿润,植物生长繁茂
2 脊椎动物种类及其生态环境描述
针毛鼠:学名:Rattus fulvescens
Gray。为啮齿目,鼠科,鼠属。针毛鼠多栖居在山区田间的丘陵和坡麓灌草丛、山谷小溪旁、树根、岩石缝以及竹林补角干燥的地方。初春和冬季多穴居在靠近耕田区的山丘下的荆、芒、荻草丛或杉树、茶树等食源丰盛的灌木丛中。在炎热的盛夏亦营地面生活。最初捕获地点为海拔611m,之后在各地均有捕获。
黑眉锦蛇:黑眉锦蛇:别名黄颌蛇﹑枸皮蛇﹑黄喉蛇﹑慈鳗﹑黄长虫﹑家蛇﹑广蛇﹑菜花蛇﹑三索蛇﹑秤星蛇等。属于锦蛇属有鳞目,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等处,喜在住屋及其附近栖居,也常在稻田、玉米地,河边及草丛中活动,捕食鼠类,鸟类、蛙类及昆虫等。于闷头溪捕获,主要生活在海拔3000以下。其生活环境植物有杂草、玉米等
紫啸鸫:全身羽毛呈黑暗的蓝紫色,主要以昆虫为食,主要栖息于海拔38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溪流沿岸,尤以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多岩的山涧溪流沿岸较常见,于甘沟捕获,其生境的主要植物有假苹婆,榕树,苔藓等
粗皮姬蛙:为姬蛙科,姬蛙属的两栖动物, 一般生活于稻田、水沟边、草丛中以及山中有水地带。于闷头溪捕获,其生存的海拔为1300米。其生境的主要植物有苔藓,杂草等
斑腿泛树蛙:斑腿泛树蛙为无尾目、树蛙科、泛树蛙属的两栖动物。体色淡棕色,身体背部为浅棕色,常在水塘边的灌丛和草丛中活动,于闷头溪捕获,栖息于海拔80—1600米之间,其生境的主要植物有山区灌丛,潮湿蕨类杂草等
竹叶青:竹叶青蛇,蝮蛇亚科,竹叶青属,又名青竹蛇,焦尾巴。竹叶青喜欢上树,常缠绕在溪边的灌木丛或小乔木上。于闷头溪捕获,主要生活在海拔150~2000米的山区溪边草丛中、灌木上、岩壁或石上、竹林中,路边枯枝上或田埂草丛中。其生活环境主要植物有杂草、稻谷等
大绿臭蛙:雌雄蛙体大小差异甚大,雄性体长48mm,雌蛙91mm左右。头扁平,头长大于头宽,幢孔横椭圆形,眼间距与土眼睑几等宽,鼓膜为眼径的1/2~2/3;犁骨齿2斜列,于闷头溪捕获,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400至2150米,生境的主要植物有蕨类,湿地沼泽,矮灌木等
鹊鸲:又名猪屎渣、吱渣、信鸟或四喜,属雀形目,鹟科,鹊鸲雄鸟上半部为黑色,在翼处有白斑,下体前黑后白,时常竖起尾巴,把尾翼扭向前方,在地上则常以弹跳方式前进。鹊鸲与喜鹊相似,但体形较为细小。于甘沟捕获,其生境的主要植物有苔藓,枯草,松树等
云南光唇鱼: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俗称:马鱼,花鱼。常栖息于多石块的缓流水环境,于闷头溪捕获,其生活环境有丝状藻,水草等。
普栉鰕虎鱼:喜生活在底质为沙土、砾石、水质清亮而含氧丰富的池塘、湖泊、小河流的浅水区及山涧小溪中。平时分散居住在石隙里,用强有力的吸盘状腹鳍攀附于石壁,觅食时才从石隙中外出。于两岔河捕获,其生境的主要植物有藻类,水草等
宽口光唇鱼:鱼类,属鲤形目,鲤科,光唇鱼属。喜栖息于石砾底质、水清流急之河溪中生活在淡水中,于闷头溪捕获,其生活环境植物有苔藓及藻类。
铜石龙子:石龙子科,蜓蜥属,俗名铜石龙子、石锡、山龙子、铜楔蜥、四脚蛇。:栖息于平原和山区的山坡乱石堆杂草中。于闷头溪捕获,主要生活的海拔为600-1600米,其生活环境植物有竹子,杂草等。
中华花鳅:俗名花泥鳅,鳅科。小型底栖鱼类,生活于江河水流缓慢处,于赤水河畔捕获,其生活环境植物有藻类。
标本总汇
一 鱼类
1.宽口光唇鱼(Acrossocheilus monticola)
属名:光唇鱼属
数量:5条
环境:赤水市侏罗纪公园溪流中
经纬度:北纬28º25′41″,东经106º00′36″
海拔:476m
生态学特征:
背鳍3,8;胸鳍1,14-16;腹鳍1,8;臀鳍3,5;侧线鳞数(6-6.5/3.5-3)
体长为体高的3.0-3.7倍,为头长的3.9-4.6倍,为尾柄长的5.6-8.0倍,为尾柄高的7.8-9.6倍。头长为吻长的2.7-3.2倍,为眼径的4.0-5.5倍,为眼间距的2.2-3.0倍,为眼后头长的2.2-2.6倍。
体长,侧扁,较高,头后背部稍隆起呈弧形,腹部圆。头较小,呈锥形。吻较突出,前端稍尖,吻皮止于上唇基部,吻侧在前眶骨前缘处有一道沟。口下位,较宽,横裂状。下颌无角质边缘。唇简单,上唇紧贴在上颌外表;下唇分为两侧叶,呈肉状凸起。有须2对,吻须颇小,颔须稍长且粗壮,后伸可达眼前缘。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稍呈弧形。鳃膜在前鳃盖骨下方,连于鳃峡。鳃耙短小。下咽齿侧扁,末端呈钩状。背鳍外缘稍外凸。背鳍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部距离的1/2处或距吻端稍近。最后一根不分枝鳍条较软,且不显著变粗,后缘光滑。胸鳍末端稍尖。后伸不达腹鳍基部。相隔约3-4个腹鳞。腹鳍起点与背鳍第二根分枝鳍条基部相对。后伸不达臀鳍基部。臀鳍起点至腹鳍基部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约相等。后伸可达尾鳍基部。尾鳍分叉,上、下叶等长。鳞中等大。胸部鳞片稍小。腹鳍基部有腋鳞。背,臀鳍基部均有很低的鳞鞘。侧线鳞较平直。肛门位于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中点,雄鱼肛门前缘有一向后延伸的突起。雄鱼生殖季节珠星特别明显,从吻端到前鳃骨之间的下方有2行颗粒状白色球星。近前者较大。前眶骨下方常有许多较小的珠星。生活时体侧有7—8个垂直黑色条纹,有时不明显。近鳃盖后缘的体侧上有一新月形的紫黑色斑块。头、腹部、胸鳍、腹鳍和臀鳍为灰黑色。背鳍和尾鳍为浅灰黑色。尾鳍上、下边缘黑色,中部黄绿色带灰色,末端略带浅红色
生态习性:
生活在淡水中,喜栖息于石砾底质、水清流急之河溪中,常以下颌发达之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及藻类。每年6-8月在浅水急流中产卵。为产区的小型经济鱼类,肉鲜美。卵有毒,误食会引起腹泻、腹痛、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猫、鸡等动物食鱼卵会引起死亡。长时间加热能将毒素破坏。因体色鲜艳,在浙江选取3.5厘米的同类幼鱼出口外销,作为观赏鱼类,每年出口2-3万尾,创值相当可观。宽口光唇鱼个体小,数量较少,经济价值不大。
地理分布:
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河段等地区
2. 普栉鰕虎鱼Ctenogobius giurinus(Rutter)
属名:栉鰕虎鱼属
环境:赤水河边的浅水地带,河水清澈
海拔:180m
经度:N:28°34´07´´
纬度:E:105°41´39´´
数量:3条
外形特征:
体黄褐色或灰褐色,腹部黄白色,体侧有5-6个暗色斑块,与背部斑纹相间排列或相接,呈不规则的带纹颊部有3-4条长的红色斜纹,胸鳍基部上方有一黑色斑块,背鳍和尾鳍上有暗色斑点形成的线纹。
形态特征:
背鳍VI,I-8-9;胸鳍1,17-18;腹鳍I-7-8,纵列鳞27-32。
体长为体高的4.9-5.9倍,为头长的3.2-3.6倍,为尾柄长的3.9-4.6倍,为尾柄高的7.9-9.3倍,头长为吻长的2.7-2.9倍,为眼径的4.2-5.4倍,为眼间距的5.2-7.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6-2.4倍。
体短圆棒状,前端粗圆,后端逐渐变细而侧扁,腹部平坦,颊部明显膨大,口端位,斜裂且大,舌大,末端较圆,上下颌着生有尖细小齿,排列成多行,外行齿较大,但无犬齿,鼻孔分前后两孔,前孔呈短管状,眼较大,位于头前半部近头顶处,眼间距小于或等于眼径,腮膜连于颊部。
背鳍两个,互相分离,第一背鳍稍低于第二背鳍,胸鳍宽圆,腹鳍胸位,左右相接呈长圆形洗盘状,其末端距肛门之距离小于腹鳍长的二分之一,臀鳍起点与第二背鳍的第二分枝相对,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鳍末端圆形。
鳞片中等大小,栉麟,头后至背鳍起点之间被麟,颊部和鳃盖无磷,无侧线。
鉴别特征:
腹鳍长圆形,末端距肛门较近,其距离小于腹鳍长的二分之一。
生活习性:
生活在江河,水库的浅水地带,游动不快,借助吸盘附着于水底石块上,以小虾,水生昆虫,水蚤等为食,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在贵州分布于乌江水系,赤水河,珠江水系上源的都柳江。
3. 短须颌须鮈Gnathopogon imberbis(Sauvage et Dabry)
属名:颌须鮈属
环境:赤水市赤水河市区段
海拔:180米
经纬度:东经105度41分29秒
北纬28度34分07秒
数量:1条
形态特征:
短须颌须鮈的吻钝圆。口端位。唇细狭。眼径小于吻长。须一对,极短。侧线鳞39~40厘米。背鳍起点距吻端与至尾鳍基相等。肛门紧靠臀鳍起点,尾柄粗短。背鳍3,7;胸鳍1,13—15;腹鳍1,7—9;臀鳍3,5—6;侧线鳞(4.5—5)/3.5。标准长为体高的3.9—4.0倍,为头长的3.3—4.0倍,为尾柄长的4.5—5.9倍,为尾柄高的7.0—8.4倍;头长为吻长的3.0—4.0倍,为眼径 .5—5.0倍,为眼间距的25.—3.4倍 ;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6倍。
体长,稍侧扁,头后背部稍平,腹部圆。头较小,成锥形。吻稍短,末端较钝,吻长相对眼径较大。口端位,口裂稍倾斜,较宽,后端不达眼前缘下方。唇不发达,两侧叶较窄,唇后沟中断,口角须一对,很短小,其长度约为眼径的1/4。眼较小,位于头侧上方。鼻孔离眼前缘稍近。鳃耙短小。成锥状,排列较稀疏。下咽齿主行齿较侧扁,末端呈勾状,外行齿较短而细弱背鳍较短,外缘平截,无硬刺,其起点至吻端大于或等于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较短,末端圆钝,后伸不达腹鳍基部,约相隔4个鳞片。腹鳍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后伸其末端达肛门前缘。
臀鳍无硬刺,外缘平截,其起点至腹鳍基部的距离与尾鳍相等或稍小。尾鳍分叉较深,上下叶末端稍圆。肛门的位置接近臀鳍起点,鳞片稍小,胸部和腹部鳞片显著,比体侧鳞稍小。侧线完全,臀鳍起点稍向下弯曲呈弧形,后段平直.生活时背部和体侧灰黑色,背部色深,腹部灰白色。在侧线鳞以上的体侧具有数行黑色纵行细条纹,体侧中部有一条宽的黑色纵条纹,从鳃空上方直达尾柄中部,腹鳍以后较明显。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小斑点,腹鳍以后体侧较多,背鳍条中上部有一条黑色斑纹,其余各鳍均为黄白色。
生活习性:
短须颌须鮈属小型鱼类,多生活于山涧溪流,栖息于淡水中。分布于长江水系。贵州主要分布在赤水河。
4.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Bleeker)
属名:红鲌属
环境:赤水市赤水河市区段
海拔:180m
经纬度:北纬:28度34分07秒,东经:105度41分29秒。
背鳍3,7;胸鳍1,13-15;臀鳍3,22-25。
全长183毫米,体长143毫米。体长为体高的3.9-4.6倍,为头长的3.9-4.3倍,为尾柄长的6.2-6.8倍,为尾柄高的9.5-11.0倍。头长为吻长的3.2-3.9倍,为眼径的4.2-5.2倍,为眼间距的4.2-4.9倍,为眼后头长的2.1-2.4倍。
体长而侧扁。头后背部微隆起,体高略大于头长。头背平直。口裂几垂直,下颌肥厚,突出于上颌之前并向上翘,口角位于鼻孔前缘的下方。眼大,眼径与眼间距略相等。鼻孔位于眼的侧上方,其下缘与眼上缘在同一水平线上。无须。
形态特征:
体型较大,常见为2-2.5千克,最大者重达10-15千克。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侧线明显,前部略向上弯,后部横贯体侧中部略下方。侧线鳞80-93枚。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背鳍有强大而光滑的硬棘,第二棘最甚。胸鳍末端几达腹鳍基部。臀鳍长大,不分支鳍3条,分支鳍条21-25。尾鳍深叉形。体背浅棕色,体侧银灰色,腹面银白色,背鳍、尾鳍灰黑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
生存环境:
翘嘴红鲌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0-38℃,摄食水温3-36℃,最适水温15-32℃,最佳生长水温18-30℃;繁殖水温20-32℃;翘嘴红鲌适应性与抗病力极强,生存水体能大能小,数十万亩的湖泊与水库至数平方米的水泥池或数平方米的网箱都可以将鱼苗饲养为成鱼甚至是成熟亲鱼;翘嘴红鲌抗逆性强,病害较少,能耐低氧,同一池塘的四大家鱼即使缺氧浮死,翘嘴红鲌也不一定浮死。当然,水体溶氧高,则能提高饵料利用率、加快生长速度,增加养殖密度与增强抗病能力。水深0.5-10米,水质清新,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pH值6.5-8.5,面积1亩至数十万亩,或网箱、水池都适合养殖翘嘴红鲌成鱼。
5. 云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 yunnanensis
属名:光唇鱼属
采集时间:2015年4月19日
采集地点: 在葫市镇闷头溪
海拔:563m
采集地点经纬度:N:28°28′24″
E:105°58′41″
数量:1条
形态特征:
背鳍4,8;胸鳍1,14-17;腹鳍1,8;臀鳍3,5
体长为体高的3.4倍,为头长的4倍,为尾柄长的3.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3.4倍;头长为眼径的5.75倍,为眼间距的7.2倍,为吻长的3.8倍,为口裂长的2.9倍,
体细长,个体不大,常见多为15-20厘米,侧扁,腹部圆;头小,锥形;吻圆钝,吻皮止于上唇基部。口小,下位,呈马蹄形。上颌后伸达鼻前缘的垂直线。上唇较厚,光滑,紧贴于上颌外表,上唇沟深而明显;下唇缩在下颌边缘之后,分为两部分成为侧瓣,其间距约等于眼径的2/3。下颌外露,无角质边缘。须2对,颌须大于眼径,吻须仅及其1/2。云南光唇鱼体型呈长的纺锤型,背部隆起,腹部从胸鳍至肛门较平直,臀鳍至尾柄急速向上收窄;鱼头背部呈八字型,中等大,侧扁;吻稍尖,吻长大于眼径,眼径大于眼间距;口前位,口裂从吻端向下侧倾斜,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有齿,尖细;
地理分布:
兴义、毕节、册亨、赤水、松桃、晴隆,纳雍、德江、桐梓、遵义,绥阳
生活习性:
为中上层的定居性鱼类,在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常栖息于多石块的缓流水环境。喜居清水环境,湖泊和河流均有它的踪迹。性杂食,以丝状藻为主,水草次之,也食一些动物性饵料。
分析:
老师和同学通过观察其体型、体色、鳍、鱼类有胸鳍、腹鳍、背鳍、臀鳍以及尾鳍的数目、位置和形状,辨别为云南光唇鱼,其中体型是鱼类最明显的标志,因此一般先从体型上分类,然后再根据其它特征加以识别。鱼类的体型大致可分为四类:鲤鲫型,鳊鲂型,鳅型。闷头溪上游因海拔高悬殊大,一年四季基本无太阳照射,水温较低,但在捕捉云南光唇鱼的地方是山峰的凹处,太阳较好,2014年4月18日下午,我们以馒头做诱饵,反映了云南光唇鱼可能是植食性或杂食性的,回去后老师和我们一起测量了他的体长以及是否具有胸鳍、腹鳍、背鳍、臀鳍以及尾鳍,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独特的生活环境,简称生境,就拿云南光唇鱼环境是多石块的缓流水、清水环境,四周布满竹林,是赤水市主要林产区之一,从大量文献得知这种鱼类通常在中偏上的溪流中,正好与与他生存环境符合。
6. 中华花鳅 Cobitis sinensis Sauvage et Dabfy
属 名:花鳅属
捕捉环境:赤水市赤水河市区段
海拔:180米
经纬度: E:105度41分29秒
N:28度34分07秒
数量:2条
测量数据:
全长
|
头长
|
头高
|
体高
|
尾柄高
|
尾柄长
|
体长
|
55mm
|
9mm
|
5mm
|
7mm
|
6mm
|
8mm
|
45mm
|
背鳍4,7;胸鳍1,8;腹鳍1,6;臀鳍3,5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腹部圆,背、腹轮廓几平行。头短小,前端稍尖。吻端钝,其长度约与眼后头长相当。口小,下位。唇较厚,表面光滑无皱褶。吻须2对,较短,口角须l对,较长。其长度约等于眼径,末端后伸不达眼前缘。眼侧上位几近头顶的中部,眼间距相距甚小,约与眼径相当。眼下刺分叉,末端可达眼球中部。鳍较长,外缘凸出,起点位于眼前缘至尾鳍基部距离的中点。胸鳍较小,末端稍钝,后伸不及胸、腹鳍基部距离的l/3。腹鳍小,其起点约与背鳍第二根分技鳍条相对,后伸不达肛门。臀鳍较短,后缘平截。尾鳍较宽,后缘截形。尾柄较短,侧扁。肛门在臀鳍起点之前。
体被细鳞,颊部裸露,体侧鳞片稍大,胸部鳞片较小。侧线不完全,仅在胸鳍上方存在。身体呈浅黄色,头部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从吻端通过眼、头顶至另一侧吻端呈一"U"形黑色条纹。体侧上方具有较大的不规则黑色斑纹,体侧有9个黑色大斑纹,背部具12个马鞍形黑色斑纹,背鳍前后各6个。背鳍和尾鳍具2-3列斜形点枝条纹。胸鳍、腹鳍和臀鳍颜色较浅,呈黄白色。尾柄较短,尾鳍稍圆或平截。体侧沿纵轴有10~15个斑块尾鳍基部侧上方有一较大的深黑色斑纹。
分布区域:
中国长江以南各江河水系中,还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广泛分布珠江水系,还分布于元江,海南岛,闽江,台湾,钱塘江,长江及黄河,海河中下游,嘉陵江和渠江上游,在甘肃,陕西,云南也有分布。
生活习性:
生活于低海拔江河溪流的水流缓慢处小型底栖鱼类,,底质为沙石或泥沙,水质要求清澈(可作为水质评判的依据)。以食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及藻类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繁殖习性:产卵峰处于五月至十一月且与温度曲线同步上升。在雨季来临之前开始产卵,五月生殖季节开始时,已成熟的卵粒先行排出,未成熟的卵粒继续成长,多次排放后直到当年度卵巢的卵粒全放出为止。这种多次产卵的生殖方式,是生活在不稳定环境中的鱼类常用的生殖策略,这种多次产卵和生殖季节延长的情形有助于分担幼鱼因环境多变而死亡的风险,可视作该物种在严酷不稳定环境中适应成功的原因种为我国所独有。
分析:通过对中华花鳅的了解,我觉得它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例如:
由于个体较小,所以相对生长速度较慢,但其产卵比较多,生育比较强,如果探索出一项可以提高成活率的技术,也可以弥补个体小的劣势,建议走高档食品路线。观赏价值,中国人的爱好是常变的,万一有一天就喜欢中华花鳅呢?还有可以通过人工选育或者诱变基因等方法培育出人们喜欢的品种供观赏。由于中华花鳅对水质污染反应极其敏感。即使微小的环境变化,就可明显地影响鱼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活动,造成鱼类的变异或死亡。所以可以作为水质生物监测水质。
二 两栖类
1. 斑腿树蛙Rhacophorus leucomystax (Gravenhorst)
属名:泛树蛙属
地点:赤水市葫市镇闷头溪和赤水市赤水河边
数量:2只
采集时间及地点:
在2015年4月18日早上10点左右在海拔570米的赤水市葫市镇闷头溪向上走在水泥路旁发现一只,但是已经死亡了,这里的环境很好,水泥路下面有一条小溪,而且在小溪上面还有许多竹子,树木和草本科的植物,在这条水泥路上来往的人很少。另一只在2015年4月20日晚21点左右在海拔240米的赤水市赤水河边抓到一只斑腿树蛙,赤水河是一条非常宽的河,水流不是很急,河两岸的水不深,水质较好,有许多的水生生物,非常适合蛙类的生活,而且在河两边有许多的草和石头,有益于蛙的生活。
分类学描述:
斑腿树蛙的外形较小,不是很大,一般平均体长为45mm的为雄蛙,平均体长为56mm的为雌蛙,背面皮肤光滑,肤色为浅褐色,上面有黑色的网状斑纹,其斑纹大小不一,其背面上还有细小的痣粒,有声囊犁骨齿发达,呈倒八字。鼓膜明显,位于眼的后下侧,近似圆形,头长与头宽几乎相等。吻端尖圆,腹面呈乳白色,咽部有深色斑点,泄殖孔附近有网状的深色的斑纹。前肢长而细,指尖有吸盘和横沟
,指间有半蹼,下瘤发达。后肢细长,比前肢长,将后肢拉直,可以达到眼和鼻孔之间,指间有全蹼,第三趾浴第五趾几乎等长,达第四趾的第三关节下瘤,趾尖有吸盘,但比前肢的吸盘要小。雄蛙个体较小,第一,第二指基部有内侧有乳白色婚墊,有一对咽侧下声囊,而雌蛙的个体较大。
生活习性:
抓的两只蛙都是在环境较好的地方抓到的,都有河,草,温度20摄氏度左右,晚上的温度较低,所以蛙类喜欢晚上出来活动,白天因为温度较高,一般很少出来,一般生活在有水,有杂草,有陆地的地方。是贵州省分布较广泛的蛙类。
地理分布:
国外分布于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及斯里兰卡等地。国内主要三分布在秦岭以南,如云南,四川,湖南,广东,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台湾,甘肃及西藏,在贵州为广布为广布种。
2. 粗皮姬蛙Microhyla butleri Boulenger
属名:姬蛙属
数量:粗皮姬蛙1只
地点环境:赤水市两岔河
海拔:480m-560m
经纬度:N:28°25′22″
E:106°00′57″
形态特征:
雄蛙个体小于雌蛙,雄蛙平均体长16.47~21.96毫米,雌蛙平均体长19.81~24.00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尖圆,吻棱不明显,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于上眼睑之宽度,鼓膜不明显,无犁骨齿,后舌端圆。
皮肤粗糙,背面满布疣粒,背中间疣粒成纵行排列,两端的疣粒较大而圆,四肢也有疣粒,股基部后方圆疣较多。腹面皮肤较光滑。前肢细,指端有吸盘及纵沟,指长顺序为3、4、2、1,关节下瘤发达,掌突三。后肢粗长,胫跗关节向前达眼部,左右跟部重叠,胫长为体长的43.41~48.26%。趾端有吸盘,背面具显著的纵沟,趾长顺序4、3、5、2、1,趾侧有缘膜,于基部相连成蹼,关节下瘤较大,具有发达的内、外蹠突。
生活时背部及四肢背面为灰色,上有许多位于疣上的土红色小点,背部有粗大深褐色花斑,其边缘浅黄色,起自上眼睑内侧,向后在躯干中央汇成宽窄相间的主干,在背后部,主干分叉形成八字形,斜向胯部,肩背方两侧各有一黑褐色斑点,四肢及指趾上均有深褐色黄条。咽部有灰黑点,雄蛙点多色浓。腹部及四肢腹部面为白色。
雄蛙具有单咽下外声囊,声囊孔长裂形、咽部色深。
鉴别特征:
指端有吸盘,背面有纵沟,背面疣粒显著,成纵行排列,以此与小弧斑姬蛙(M.heymonsi)相区别。
生态习性:
此蛙一般生活于稻田、水沟边、草丛中或栖息于山上水坑或水洼地。
地理分布:
贵州分布于绥阳、松桃、正安、江口、赤水、印江、毕节、雷山、贵定等地。
分析:
根据捕获地点的周边生态环境,此蛙在溪水旁边所抓,且溪水不会干涸,水流平缓,周边植被丰富,昆虫较多这有利于蛙的繁殖。根据其地理环境,其溪水位于山间沟谷之间,两边山的坡度较陡导致蛇的分布会减少,减少了蛙的天敌,增加了其存活率。根据海拔在100-900m其降雨量丰富,这也利于此蛙的分布。形态分析,粗皮姬蛙皮肤粗糙,且有粗大深褐色花斑,其边缘浅黄色,具保护作用。经解剖可以判断其雌雄,看其胃里可知主要食物为昆虫。
3.大绿臭蛙Odorrana livida
属名:臭蛙属
发现地点:贵州赤水葫市镇闷头溪,
经纬度:东经:105゜58′17″,北纬:28゜28′29″
海拔:450m。
数量:1只
分种鉴别特征:
背面纯绿色;雌性成体显著大于雄性;雄性有外声囊;
上唇缘无锯齿状突。
形态特征:
雌雄蛙体大小差异甚大,雄性体长48毫米,雌性91毫米左右。鼓膜为眼径的1/2~2/3;梨骨齿斜列。皮肤光滑,背侧褶细或略显。指、趾均具吸盘及腹侧沟,吸盘纵径大于横径,第三指吸盘宽度不大于其下指节的2倍;胫跗关节超过吻端,趾间蹼均达趾端。体背面纯绿色,体侧及四肢浅棕色;腹面白色。雄性有一对咽侧外声囊,第一指具灰白色婚垫,无雄性线。卵径2.4毫米左右,乳白色。蝌蚪杂食性,全长34毫米,头体长11毫米;尾部有深色细斑点;尾末端钝尖;口部唇齿式为1:5—(或4—4)/Ⅲ:1—1;下唇乳突一排;
生活环境:
生活于海拔450米~1200米森林茂密的大中型山溪及其附近。溪流内大小石头甚多,环境极为阴湿,石上长有苔藓等植物;成蛙白昼多隐匿于溪流岸边石下或在附近的密林里落叶间,夜间多蹲在细内露出水面的石头上或溪旁岩石上。5月下旬至6月为繁殖盛期;卵群成团粘附在溪边石下。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于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香港;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各国。
4.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属名:蟾蜍属
数量:13只,测量了9个数据,做了3只标本。
地点环境:赤水市河段区,泥土和石头下,草丛间。
海拔:180m
经纬度:N:28°34′07″
E:105°41′29″
测量数据:(单位:cm)
|
CSA001
|
CSA002
|
CSA003
|
CSA004
|
CSA005
|
CSA006
|
CSA007
|
CSA008
|
CSA009
|
体长
|
8.1
|
10.1
|
10.7
|
11.0
|
11.5
|
10.0
|
10.9
|
6.1
|
8.0
|
头长
|
1.7
|
2.1
|
2.3
|
2.3
|
2.2
|
2.6
|
2.3
|
1.2
|
1.7
|
头宽
|
2.2
|
3.3
|
2.7
|
3.1
|
2.9
|
2.9
|
2.7
|
1.4
|
2.4
|
吻长
|
0.6
|
1.0
|
0.8
|
1.0
|
0.9
|
0.9
|
1.0
|
0.5
|
0.8
|
鼻间距
|
0.4
|
0.7
|
0.5
|
0.5
|
0.6
|
0.5
|
0.5
|
0.4
|
0.4
|
眼间距
|
1.0
|
1.4
|
1.1
|
1.1
|
1.2
|
1.0
|
1.2
|
0.7
|
1.0
|
上眼睑宽
|
0.3
|
0.7
|
0.5
|
0.5
|
0.6
|
0.5
|
0.5
|
0.4
|
0.4
|
眼径
|
0.8
|
0.9
|
0.9
|
1.0
|
1.0
|
0.9
|
0.9
|
0.6
|
0.8
|
鼓膜
|
0.3
|
0.4
|
0.3
|
0.3
|
0.3
|
0.4
|
0.4
|
0.3
|
0.4
|
前臂及手长
|
4.0
|
4.5
|
4.7
|
4.8
|
5.1
|
4.2
|
4.6
|
3.0
|
3.4
|
前臂宽
|
0.9
|
1.3
|
1.0
|
1.4
|
1.1
|
1.0
|
1.2
|
0.6
|
0.7
|
后肢全长
|
7.2
|
9.7
|
10.4
|
12.9
|
10.4
|
10.8
|
9.6
|
6.9
|
8.3
|
胫长
|
2.7
|
3.6
|
3.5
|
3.8
|
3.5
|
3.3
|
3.2
|
2.1
|
2.8
|
足长
|
3.1
|
2.6
|
3.7
|
5.2
|
3.9
|
4.0
|
3.8
|
2.3
|
3.1
|
蹼
|
半蹼
|
半蹼
|
半蹼
|
半蹼
|
浅蹼
|
半蹼
|
半蹼
|
半蹼
|
半蹼
|
雌雄
|
雄
|
雌
|
雌
|
雌
|
雌
|
雌
|
雌
|
雄
|
雌
|
3个标本编号分别为CSA004、CSA006、CSA009。
CSA004照片:
CSA006照片:
CSA009照片:
形态特征:
1.中华大蟾蜍形如蛙,体粗壮,雄性平均体长64.93~96.36毫米,雌性82.0~102.0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棱显著,鼻孔近吻端;鼻间距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小于眼间距;瞳孔圆或椭圆形;上下颌无齿,舌后端无缺刻;鼓膜显著,近圆形,头顶部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腺1个。
2.皮肤粗糙,背部着生大小瘰粒,胫部具大瘰粒,体侧瘰粒较小,体腹面满布大小一致的疣粒;前肢粗壮而短,指端圆,指侧具缘膜,指关节下瘤多成对,指长顺序为3 1 4 2,掌突二,内掌突小,呈椭圆形,外掌突大而圆;后肢粗而长,胫跗关节向前可达肩后部,趾端尖,趾侧缘膜明显,形成半蹼。
3.体色不一,体背以墨绿色、灰绿色或黑褐色为主。雌体色浅、瘰粒部位为深乳黄色,体侧有深浅色相间的花斑。腹面为乳黄色与黑色或棕色形成的花斑。
鉴别特征:成体背部多凸起瘰粒,腹面及体侧一般无土红色斑纹。以此与大蟾蜍华西亚种相区别。
生态习性:中华大蟾蜍属水陆两栖爬行动物,喜湿、喜暗、喜暖。白天栖息于河边、草丛、砖石孔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傍晚到清晨常在塘边、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旁或房屋周围觅食,夜间和雨后最为活跃,主要以蜗牛、蛞蝓、蚂蚁、蚊子、孓孓、蝗虫、土蚕、金龟子、蝼蛄、蝇明及多种有趋光性的蛾蝶为食。气温下降至10℃以下,钻入砖石洞、土穴中或潜入水底冬眠。气温回升到10℃以上结束冬眠,在水池朝阳面的浅水区或岸边活动。
地理分布: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等地;国内仅宁夏、新疆、云南、西藏、广东(海南岛)未见它的分布;贵州已见于遵义、赤水、江口、毕节等十五个县市。
分析:
我组在赤水河边草丛中抓到的中华大蟾蜍,由此可认识到它生活在潮湿、有草丛、水等的地方。在抓捕过程中,发现它行动迟缓,不善于跳跃,只作匍匐爬行。在测量过程中,要细心准确测量,以减小误差,更避免有时候的判断错误。记得在实习过程中,老师曾说过,科学和谬误之间的距离有可能就是那点误差,可见减小误差的重要性。我们还学着判别中华大蟾蜍的雌雄,根据其形态特征:一般体型大的就是雌性个体,其背腹面瘰粒上有不同程度的黑色角质刺,雄性则无;但雄性内侧第三指基部有黑色婚垫,无声囊;也可解剖后,观察蟾蜍体内有无脂肪体、有无卵细胞,有脂肪体、有卵细胞则为雌性个体,反之。
在肉眼大致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蟾蜍和青蛙长得相似,于是学习了一些辨别青蛙与蟾蜍的方法,如下:
1.比较皮肤和体色:青蛙从眼的后方直至后肢的基部有2条纵行的皱褶,呈金黄色或浅棕色。中央有一条浅色纵纹。后肢上有很多横列的黑色斑纹。青蛙背部是褐色或黄绿色,腹面呈白色。蟾蜍皮肤粗糙,全身密布大小不等的疣状突起。背面暗褐色,腹面乳黄色。
2.观察毒腺:蟾蜍有丰富的毒腺,分为皮肤腺和耳后腺。皮肤腺分布在躯体的背面,所处的表皮局部增厚成“疣粒”。耳后腺在头侧鼓膜的上方。小心用针刺破耳后腺,就流出乳白色具有毒性的浆液。青蛙是没有毒腺的。
3.观察声囊:雄蛙口角的后面有一对声囊,发声时口腔内气体压进声囊,使它扩大成球状,雌蛙没有声囊。而蟾蜍无论雌雄都没有声囊。
4.比较齿和舌:青蛙上颌边缘有一排细小的上颌齿;在口腔顶部犁骨上也有两排并列横生的瘤状小突起,叫犁骨齿。而蟾蜍的上下颌都没有齿。拉出青蛙的舌,它的舌尖是分叉的;而蟾蜍的舌尖是不分叉的。
5.观察输尿管和泄殖腔的连结:青蛙的2条输尿管分别跟泄殖腔相连,在泄殖腔壁上有2个开口;而蟾蜍的2根输尿管则先合并成一条总输尿管,再进入泄殖腔在泄殖腔壁上只有1个开口。
6.观察输卵管跟泄殖腔的连结:青蛙的2条输卵管也是分别跟泄殖腔相连的;而蟾蜍则是先合并再跟泄殖腔相通的。
7.比较肩带:青蛙的两块上乌喙骨是紧密平行连接而不重叠,不能交错活动,叫做固胸型肩带;而蟾蜍两侧的上乌喙骨则彼此重叠,能交错活动,叫做弧胸型肩带。青蛙两锁骨内端的前方,有一棒形的肩胸骨,在肩胸骨前方还有一半圆形的软骨,这是上胸骨。而蟾蜍是没有这两骨的。
8.比较椎体:青蛙的前7个椎体都呈圆柱形,前端凹入后端凸出,叫做前凹型,而第8个椎体却呈双凹型;而蟾蜍前8个椎骨都是前凹型。
5.花臭蛙Rana schmackeri Boettger
属名:蛙属
数量:2只
地点环境:两岔河边岩石旁,溪边植被覆盖较好,阴凉潮湿
海拔:510m
经纬度:N:28°28′29″
E:105°58′17″
测量数据:(单位:cm)
体长:7.3cm
|
头长:1.9cm
|
头宽:2.4cm
|
吻长:0.4cm
|
鼻间距:0.7cm
|
眼间距:1cm
|
上眼睑宽:0.6cm
|
足长:3.4cm
|
眼径:0.8cm
|
鼓膜:0.5cm
|
前臂及手长:4.7cm
|
雌性
|
前臂宽:0.7cm
|
后肢长:1.17cm
|
胫长:3.9cm
|
全蹼
|
形态特征:
1.雄蛙体长42.0~54.0毫米,雌蛙体长61.5~93.0毫米,头顶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钝圆而略尖,突出于下颌,吻棱明显,颊部略向外倾斜,颊面成凹陷,鼻孔位于吻、眼之间,近吻端,眼间距略小于鼻间距,与眼睑等宽;鼓膜大,雄蛙的约为眼径的2/3。距离眼后角较近,雌蛙的鼓膜较小,约为眼径的1/2,离眼后角也稍远。犁骨齿较强,为二斜行,位于内鼻孔之间,呈倒八字形,舌为长梨形,后端缺刻深。
2.皮肤光滑,头、体背部有许多不规则的细线纹,体侧有大小不一的扁平疣,两眼前角之间有一枚小白点,颞褶细,自眼后角沿鼓膜背缘到肩上方。口角附近有2~3个淡色颌腺。
3.前肢细长,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较长,指端有吸盘,纵径大于横径,为马蹄形横沟分成背腹指面,各指背面有半月形凹痕;第三指最长,第二指最短,第一、四指等长;关节下瘤大,外侧三指有指基下瘤,内掌突为长椭圆形,外掌突不明显,隐约可见为小椭圆形。后肢长,胫跗关节前达眼与鼻孔之间,左右跟部重叠较多,第三趾略短于第五趾,趾端亦具吸盘。趾间全蹼,蹼达趾端,外侧蹠间蹼达基部,内蹠突卵圆形,无外蹠突及附褶。
4.生活时背部绿色,间以大块棕褐色斑,斑块周围镶有浅色边,颌缘及体侧为黄绿色,有棕黑色斑点,无背侧褶,体侧斑点小而色浅。颞褶腹方色深,鼓膜淡棕色,周围有淡黄色边,上下唇缘有棕褐色斑,四肢背部有5~6条褐色横纹,纹上下有淡黄色边,股后方色淡。为淡黄绿色,咽部有棕色斑。液浸标本为棕灰色,斑纹清楚。
鉴别特征:
与龙胜臭蛙R.lunshengensis相近似,但花臭蛙鼓膜大,为第三指吸盘的两倍,雄蛙整个体背均无小白刺。
生态习性:
生活于海拔200-1500米之间的山溪附近,栖息在潮湿环境中,常蹲在长有苔藓的岩石上,体色与苔藓一致,不易发现,受惊即潜入深水石下隐匿,蝌蚪常生活于山溪流水中,繁殖季节在5~7月,此时花臭蛙均在溪边附近活动,8月则远离溪流到山林间活动。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于河南、甘肃、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以及广东;贵州分布于仁怀、印江、雷山、贵定、松桃、江口、兴义、望谟、绥阳及务川。
分析:
通过观察捕获花臭蛙的地点的生境、老师的讲解及在书本上了解到的内容,互相印证之下,可以知道花臭蛙是生活在阴凉潮湿的溪流边的岩石堆边。其体背纹很像映在落叶上的阴影,也与苔藓颜色相似,因而不易被人发现,所以花臭蛙平常是比较难捕获的。我们这次可以捕获到,我认为一方面原因是侏罗纪公园的环境保持的很好,植被的覆盖遮挡了阳光,形成了花臭蛙喜爱的潮湿环境;还有一方面就是花臭蛙的繁殖季节在5~7月,而我们实习的时间很恰巧的接近它的繁殖季。所以大大的增加了我们发现它、捕获它的概率。
6. 泽蛙Rana limnocharis Boie
属 名:蛙属
数 量:20只
地理环境:赤水市河段区,泥土和石头下,草丛间。
海 拔:180m
经纬度:N:28°34′07″
E:105°41′29″
测量数据:3只成体体长分别为37mm,41mm,43mm;17只幼体平均体长为23.5mm(注:幼体为刚从蝌蚪发育而来没过几天)
泽蛙的相关图片:
分析与总结
形态特征:
1.雄蛙体长32-46mm,雌蛙体长27-50mm,头长大于头宽;吻部尖,突出于下颌,颊部向外侧倾斜,颊面略显凹陷,鼻孔位于吻、眼之间,近吻端,鼻间距大于眼间距,眼大,鼓膜圆,颞褶细,颞褶起自眼后角,沿鼓膜背缘向后斜向肩胛部。在内鼻孔之间有两小团犁骨齿,向后斜向中线而不遇,舌卵圆形,后端有较深缺刻。
2.背部皮肤粗糙,有多行长短不一的纵肤褶,褶间有分散的小疣粒,无背侧褶,体侧有分散的小疣粒,肛孔周围有密集的小圆疣,枕部有横肤褶,颞褶明显;四肢背部有小痣粒。腹面除肛孔外缘有疣粒外,均较光滑,雄蛙咽部有声囊而使皮肤色深、有皱褶。
3.前肢粗而壮,前臂及手长约与头长相等,指端钝尖,指长顺序为3、1、4、2,第一、三指等长,关节下瘤明显,掌突有三,均呈椭圆形,内掌突最大,外掌突最小,中间的次之。后肢较短,胫跗关节前达眼,左右跟部重叠;趾纤细,末端钝尖,趾间半蹼,第四趾蹼仅达第二、三关节之间,关节下瘤小而突出。有两蹠突大,呈长椭圆形,外蹠突小,呈圆形,位于第四趾下的掌部,约为内蹠突的1/3大。
4.生活时体色变异多,背面常为青灰色、灰橄榄色或深灰色,有时有散在的红色、深绿色斑纹,上下颌缘有深色纵纹,两眼之间有“V”形斑,斑后有色深的横斑,有些标本自吻部直到肛孔有一条浅色的脊线,四肢有深色横纹,腹面色浅为白色或乳黄色。液浸标本为灰褐色,斑纹清晰可见。雄蛙第一指内侧面有灰色婚垫,有单咽下外声囊,咽部深褐色,且有皱褶,有雄性线。
5.卵在刚产出时成片漂浮于水面,卵外有胶膜,卵径1毫米左右;动物极棕色,植物极灰白色。
6.蝌蚪的体小尾弱,背部暗绿色,有细小斑点,腹部薄而透明,能透视内脏,出水孔在体左侧,游离管短,肛管位于体右侧,口小,开口于头腹面,口角处有一列唇。
鉴别特征:体长不超过60mm,雄蛙有单咽下外声囊,生活于静水水域附近。
生态习性:生活于平原、丘陵和2000m以下山区的稻田、沼泽、水塘、水沟等静水域或其附近的旱地草丛。昼夜活动,主要的夜间觅食。繁殖期长达5-6个月,4月中旬至5月中旬、8月上旬至9月为产卵盛期;雄蛙常集群鸣叫;雌蛙年产卵多次,卵多产在水深5-15cm的稻田及雨后临时水坑中,卵粒成片漂浮于水面或粘附在植物枝叶上。蝌蚪生活在静水域中。
地理分布: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香港。
分 析:1.泽蛙是我国稻田中数量最大的一类蛙。体型瘦小,不被人们捕捉食用,行动活泼捕食量大,是稻田中稻飞虱、叶蝉、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蝽象等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
2.对声囊的观察,雄蛙口角的后面有一对声囊,发声时口腔内气体压进声囊,使它扩大成球状,雌蛙没有声囊。
3.对泽蛙齿的观察,在内鼻孔之间有两小团犁骨齿。
三 鸟类
1.绿翅短脚鹎
物种分类:鸟类 雀形目 鹎科 短脚鹎属
拉丁学名:Hypsipetes mcclellandii
数量:3只,测量了三组数据,两个标本,解剖了一只
地点环境:赤水市侏罗纪公园(两岔河)
捕获时间:2015年4月22日
经纬度:
N:28°25′40″
E:106°00′44″
一.测量数据:单位(cm)
编号
测
量
处
|
CSA0009
|
CSA00010
|
CSA00011
|
体长
|
17
|
11
|
22.9
|
尾长
|
10.7
|
10
|
10.2
|
翼长
|
4.5
|
10.4
|
10.5
|
喙裂长
|
1
|
2.2
|
3.5
|
喙峰长
|
3
|
2.7
|
2
|
跗长
|
1.6
|
2.1
|
3.5
|
趾长
|
1.2
|
1.2
|
1.3
|
爪长
|
0.6
|
0.6
|
0.5
|
3个标本号分别为CSA0009,CSA00010,CSA000
二.照片
解剖
解剖其中一只鸟,观察直肠中的残渣,判断所捕获的食物。
食物:虫子,草
三.分析与总结
形态特征:体大而喜喧闹的橄榄色鹎。羽冠短而尖,颈背及上胸棕色,喉偏白而具纵纹。头顶深褐具偏白色细纹。背、两翼及尾偏绿色。腹部及臀偏白。额至头顶、枕栗褐或棕褐色,羽形尖,先端具明显的白色羽轴纹,到头顶后部白色羽轴纹逐渐不显和消失,颈浅栗褐色。背、肩、腰橄榄绿色(指名亚种)、橄榄褐色或灰褐色、微沾橄榄绿色(云南亚种)或橄榄棕色(华南亚种)。尾橄榄绿色,两翅覆羽橄榄绿色,飞羽暗褐或黑褐色,外翈橄榄绿色。眼先沾灰白色,耳羽、颊锈色或红褐色,颈侧较耳羽稍深。颏、喉灰色,胸浅棕或灰棕色,从颏至胸有白色纵纹,其余下体棕白色或淡棕黄色,两胁淡灰棕色,尾下覆羽淡黄色,翼缘淡黄或橄榄绿色,翼下覆羽棕白色。 虹膜暗红、朱红、棕红或紫红色,嘴黑色,跗跖肉色、肉黄色至黑褐色。
虹膜-褐色;嘴-近黑;脚-粉红。
叫声:鸣声为单调的三音节嘶叫声或上扬的三音节叫声;也作多种咪叫声。
体重♂30-50,♀26-5g;体长♂195-257mm,♀194-243mm;嘴峰♂19-27mm,♀19-25mm;翅♂99.5-118mm,♀95-112mm;尾♂95-120mm,♀96-114mm;跗跖♂15.5-22mm,♀15-20mm。
生活习性:大胆围攻猛禽及杜鹃类。常呈3-5只或10多只的小群活动。多在乔木树冠层或林下灌木上跳跃、飞翔,并同时发出喧闹的叫声,鸣声清脆多变而婉转,其声似'spi-spi-'。 以野生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部分昆虫,食性较杂。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果实、野樱桃、浆果、乌饭果、榕果,核果、草莓、黄泡果、蔷薇果、鸡树子果、草子等。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鞘翅目昆虫、蜂、同翅目、双翅目昆虫、蚱蜢、斑蝥和其他昆虫。
生活环境:生长在海拔约2300米以下的次生阔叶林、混交林、松、杉针叶林,也见于溪流河畔或村寨附近的竹林、杂木林丛中。
生长繁殖:繁殖期5-8月。营巢于乔木树侧枝上或林下灌木和小树上,巢距地高1.2-12m。巢呈杯状,主要由草茎、草叶、草根和竹叶构成。每窝产卵2-4枚,卵灰白色、灰色或黄色,微缀紫色或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2-28.1mm×16.0-19.3mm。
总结:
1. 学会了如何鉴别雌雄:雌鸟肋部的栗红色小而淡,略呈黄褐色.凭平时的叫声也能听出,雄鸟的声音高而后音长,例如我们这次在赤水所观察到的,都是雌鸟。
2. 捕它的陷阱位置:溪流河畔或村寨附近的竹林、杂木林丛中。
3. 这次的实习很好的巩固了我们的理论知识,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理解了很多以前没有认识或没有明白的问题,我们还认识了许多以前经常见而不认识的动物,也培养了我们对科学研究的严谨的态度,对生活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的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谅解,组员之间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很好的完成了这次实习任务。
四 爬行类
1.物种名称:黑眉锦蛇
拉丁学名:Elaphe
taeniura Cope
采集数量:2条,制作了两个标本,标本编号分别为CSM00011 ,CSM00012。
采集地点:赤水市葫市镇桫椤自然保护区闷头溪,草丛边
采集时间:2015年4月18日,CSM00011为10:05
CSM00012为10:15
地理坐标:CSM00011:N:28°27′42″
E:105°57′42″
CSM00012:N:28°28′29″
E:105°58′17″
形态描述:
CSM00011照片
CSM00012照片
1.头体背土灰色,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明显眉状黑纹延至颈部,至颈向后有横行的梯形黑纹,至体后段逐渐不显,体中后段及尾部有四条黑色纵纹,腹面灰黄色或浅灰色,腹鳞及尾下鳞均具黑斑。
2.幼体与成体色斑相似。
3.两条蛇均为雌性,CSM00011的体长为236.5cm,CSM00012的体长为175cm。
眶前鳞:1片
眶后鳞:2片
眶上鳞:1片
眶下鳞:1片
前额鳞:2片
上鼻鳞:2片
鼻后鳞:2片
鼻前鳞:1片
颊鳞:1片
上唇鳞:9片
下唇鳞:12片
背鳞:23片
腹鳞:21片
枕鳞:2片
鉴别特征:
头体背土灰色,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黑色眉纹,体前段有黑色梯状纹,后段及尾部有四条黑色纵纹,背鳞中央数行起弱棱,
生态习性:
在贵州分布广,数量多,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等处,喜在住屋及其附近栖居,也常在稻田、玉米地、河边及草丛中活动,捕食鼠类、鸟类、蛙类及昆虫等。黑眉锦蛇的食欲很强,食量亦很大,能连续吃3至4只小白鼠。
卵生。
贵州垂直分布:海拔320米(赤水城关)——2220米(威宁黑石头)
地理分布:
省内分布于遵义、兴义、毕节、金沙等24个县,国内分布于辽宁、西藏、云南、广东、浙江等20个省,国外分布于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
2.物种名称:竹叶青
拉丁学名:Trimeresurus ste jnegeri Schmidt
发现数量:1条
发现地点:赤水市葫市镇桫椤自然保护区闷头溪
发现时间:2015年4月18日15:15
海拔:470米
地理坐标:N:28°28′31″
E:105°58′26″
形态描述:
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管牙长,有颊窝,头背全部是小鳞片,左右鼻间鳞彼此不相切,仅略大于其周围的小鳞,而且被1—4片小鳞分开。第一上唇鳞与鼻鳞间有完整的鳞缝,鼻鳞与颊窝间有鳞片1—2枚。上唇鳞8—12,多为9—10枚;下唇鳞10—14枚,多为11—12枚。眶前鳞1—3,多为1枚;眶后鳞2—4,多为2或3枚。两眶上鳞之间有一横排8—13枚小鳞片。背鳞颈部11—25,多为21、23或25行,偶有22或24行,中段19—21,少数有18或24行的,肛前15行,个别的为14行,除最外1—2行外均起棱;腹鳞雄蛇153—172,雌蛇153—174。肛鳞1枚。尾较短,具有缠绕性,尾下鳞雄蛇60—77,对,雌蛇55—75对。
生活时,背面通身绿色,上唇鳞只有少部分色泽稍浅,但绝大部分与头背同色,眼红色,体侧各有一条白色或淡黄色的纵线,或白(黄)纵线下伴有一条红色纵线,少数没有这一条纵线。这些纵线的起始点有下列几种类型:前段起自口角,眼后下角。颈侧,后端达肛前,尾中段或尾末端。头部及尾部腹面为黄白色,尾背及尾尖焦红色。
我国产的竹叶青有两个亚种,即竹叶青指名亚种T.stejnegeri.stejneger和竹叶青云南亚种T.stejnergeri.yunnanensis。前者广泛分布于南方各省,后者仅分布于我国西南横断山脉南端(即云南省境内),贵州产的竹叶青属于指名亚种。
鉴别特征:
通身绿色,眼红色,体侧有白色或淡黄色纵线,或白纵线下伴有一条红色纵线,也有没有纵线的,尾背及尾尖焦红色,上唇鳞不是乳白色。头具小鳞片,鼻鳞与第一上唇鳞之间有完整的鳞缝,鼻间鳞不相接。
生活习性:
生活在山区的树丛及竹林中,也栖息于山区溪流边草丛中及岩石上。常吊挂或缠绕在树上、竹上,体色与绿叶一致,不易发觉。盛夏夜间活动比白天频繁。
主要吃小型兽类,鸟、西医、蛙及蝌蚪。
贵州垂直分布:海拔215米(从江丙妹镇)——1880米(兴义七舍)。
地理分布:
省内分布于贵阳、赤水、遵义、江口、印江等12个县市。国内分布于吉林、贵州、甘肃、四川、湖北等16个省。国外分布于越南、缅甸、泰国、不丹、锡金、印度。
3.物种名称:丽纹游蛇
拉丁学名:Calliophis macclellandi(Reinhardt)
采集数量:1条
采集时间:2015年4月18日10:10
采集地点: 赤水市葫市镇桫椤自然保护区闷头溪
相片:
形态描述:
吻部钝圆,头,颈区分不明显 ,眼较小,有前沟牙,鼻孔大。上唇鳞7(2—2—3),眶前鳞1,眶后鳞2。颊鳞缺。前颞鳞1,后颞鳞1,体鳞光滑,背鳞通身13行;尾尖角质锥状。
头背黑色,吻端有细窄的黄白色横斑,此横斑在有的标本中位于吻鳞,鼻鳞及第一,二枚上唇鳞处。在头背中间,两眼后方到顶端后缘有一宽阔的黄白色黑斑。体背赤红色,有完整(少数不完整)黑色横斑24—35+3—6个,每个横斑约1—1.5鳞片宽。腹面浅黄色,有不规则黑斑。幼体与成体的斑相似。
生活习性:
生活于上去森林中,经常隐伏在石块及枯枝下,主要吃蛇,蜥蜴幼体及其他小型蛇类。卵生。常夜间活动,甚至进入住宅内,活动性较差。
鉴别特征:
头背黑色,吻部有一细窄黄白色横斑,头背两眼后方有一条粗大黄色横斑,体背赤红色,间有等距离的黑色横斑;背鳞光滑,通身15行。
贵州垂直分布:海拔215米(从江丙妹镇)—1,400米(绥阳宽阔水)
地理分布:
省内分布在绥阳、江口、雷山等八个县市;国内西藏、云南、湖南、广西等十四个省;国外分布在缅甸、印度、老挝等国。
4.物种名称:蝘蜓
拉丁学名:Lygosoma indicum (Gray)
采集数量:1条
采集地点:赤水市金沙两岔河。距两岔河10米的灌木丛中,
采集时间:2015年4月20日
海拔:495米
照片:
形态描述:
头体长:7.1cm
尾长:8.9 cm
第一趾长:0.75 cm
第二趾长:1.5 cm
第三趾长:1.15 cm
第四趾长:0.8 cm
第五趾长:0.55 cm
胫长:0.9 cm
爪长:1.5 cm
体形中等大;吻短,吻端钝圆,吻长与耳间距略等长;吻鳞较大,三角形,宽略超过高,与单枚额骨鳞相接;鼻孔开口在鼻鳞中央,无上鼻鳞;左右前额鳞有变异,有的相接,有的不相接;颈鳞大部分彼此相接;顶尖鳞较大,左右顶鳞在其后缘彼此相接;颈鳞有或缺,多数为1;颊鳞前后两枚;框上鳞4枚,第三枚最大,第一枚最小;上唇鳞绝大数为7,偶有6或8的,第五、六枚在眼腹方;下唇鳞7,少数为6或8 ,第一枚最小;颏鳞1枚,宽约为长的两倍半,后颏鳞1枚,前段齐平;颏片3—4对;头部腹面鳞片略小于背中段。耳孔大小于眼径,为扁圆形,鼓膜下陷,不具瓣突。环体中段鳞为30—36行,多数为34行;背鳞及腹面鳞片光滑,大小略相等,体两侧鳞片较小;尾部腹面鳞片较宽大,肛前鳞一对。
四肢较粗壮,前后肢贴体相向时,指,趾相遇(有的不相遇或重叠),指长顺序为4、3、2、5、1,趾长顺序为4、3、5、2、1;指,趾侧扁,末端具爪,第四趾趾下瓣16—21,掌趾部粒鳞大小不一。
体背古铜色,自头侧经体侧至尾基两侧各有一条两片半鳞片宽的褐色纵带,其背腹部方各有明显的细纵纹;眼眶周围色较深,四肢背面散有细黑点,腹面色浅无斑,头部腹面鳞缘灰黑色,构成似网状的花纹。
鉴别特征:体背古铜色,背中央有一条黑脊纵纹。肛前鳞一对,形大。环体中段鳞为30—38行,第四趾趾下瓣16—22,
各趾基部均为粒状鳞。
生活习性:生活在山区荒地,道路,田埂和水沟边,潮湿草丛及乱石堆中。卵胎生,每次产仔6—8条。
卵多为椭圆形,个别为圆形。
贵州垂直分布:海拔313米(赤水复兴)—2220米(威宁黑石头)。
地理分布:
省内分布在贵阳、赤水,威宁,雷山等十四个县市;省外分布在河南、云南、浙江、广东等十七个省;国外分布在印度支那、马来半岛等地区。
5.物种名称:石龙子
拉丁学名:Eumeces chinensis (Gray)
发现数量:1条
发现地点:赤水市葫市镇桫椤自然保护区闷头溪
发现时间:2015年4月18日
形态描述:体型中等大小,粗而短,吻端钝圆,吻长等于耳间距;耳孔较小,鼓膜内陷,头背有对称排泪的大鳞,上鼻鳞,前额鳞,额顶鳞各一对,没对均彼此相接;顶鳞大,颈鳞一对;框上鳞4,第二枚最大;夹鳞2;第二列颞鳞腹片楔形;上唇鳞7,偶有6或8的;后颏鳞2;背鳞呈覆瓦状排列,均光滑无棱,环体中段鳞24—27行;肛前有一对大鳞。尾长大于体长;尾下鳞正中有一行宽大的鳞片。四肢大小适中,其前后肢贴体相向时,指趾断相遇;前肢贴体向前时,指端可达眼前;指长顺序为3、4、2、5、1,3与4约等长;趾长顺序为4、3、5、2、1,指趾偏扁,第四趾特长,其趾下瓣为16。
体全长最大雄体为90+155毫米,体重21克;最大雌体长为59+173毫米,体重20克。
生活时头部棕色,背面灰褐色,颈部及体两侧有红棕色斑纹,雄体色更为鲜艳。体侧有零星分布的黑色斑点。腹面灰白色,体鳞鳞缘色略深,体侧有浅黄色的纵纹3条,背中的一条自顶间鳞的后缘,两侧的起自框上鳞,止于尾部;成体的纵纹不清晰,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生态习性:生活在山区草丛乱石堆中,或在平原,农田周围,开阔地,住宅附近公路及树林下的落叶杂草中;主食昆虫及昆虫幼虫;卵生。
鉴别特征:
成体体背有不甚明显的浅色纵纹5条;颈部及体两侧有红棕色斑纹;有上鼻鳞,无后鼻鳞;第二列颞鳞腹片楔形,后颏鳞两枚。
贵州垂直分布:海拔313米(赤水复兴)—1618米(贵定云雾山)。
地理分布:
省内分布在遵义,赤水,毕节等11个县市,国内分布在四川,云南,广西,江苏等13个省,国外分布:未见报道。
分析与总结:
我们所采集的蝘蜓、丽纹游蛇和黑眉锦蛇以及发现的竹叶青和石龙子都是属于爬行类的动物,爬行类动物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它们是在约3.4亿年前由两栖动物演变而来的。它们和两栖动物不同的是,它们能很轻松地在陆地上生活。他们大多长有干燥的鳞状皮肤。它们大多产卵,卵壳是革质的。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能比两栖类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环境。身体已明显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部。颈部较发达,可以灵活转动,增加了捕食能力,能更充分发挥头部眼等感觉器官的功能。骨骼发达,对于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和增强运动能力都提供了条件。用肺呼吸,心脏由两心耳和分隔不完全的两心室构成,逐步向把动脉血和静脉血分隔开的方向进化。大脑结构比两栖类有了进一步发展,感觉器官也增加了复杂程度,功能增强。
蛇型:五部分化不明显,四肢退化,尾长短于体长。
蛇是一类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体内代谢率和活动也和温度的变化息息相关。体温高时,代谢率高,活动频繁;体温低是,代谢率低,活动减弱。一般来说,从春末到初冬,是蛇类的活动季节,蛇类活动最活跃,经常到处流窜,寻找食物,但是蛇类喜热也是有限度的,他们喜欢在树荫,草丛,溪旁等阴凉场所,所以我们每天十点到十一点是采集蛇的最佳时间,因此实习第一天,天气晴朗,我们才会那么容易发现和采集到蛇,因为这正是蛇出来晒太阳的时间段,蛇通过晒太阳来调节体温,维持体温恒定,减少体能消耗。这也是第二天因为下雨而没有看到一条蛇的原因,而且在蕨类生活的地方一般不会有蛇的出现。
蜥蜴型:五部分化明显,尾长长于体长。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能灵活转动,便于在陆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它的四肢比较短小,不能跳跃,只会在地面爬行, 蜥蜴有圆长的尾部,末端尖锐,当它遇到敌害追击时,尾就自动断落,还能作屈曲运动,吸引敌害的注意,蜥蜴就可以乘机逃走.断尾蜥蜴以后还能重新长尾.
蜥蜴的皮肤是干燥而又粗糙的,皮肤表面覆盖着无数角质的细鳞,这跟青蛙裸露而有粘液的皮肤不同,这样的皮肤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在陆地上生活. 蜥蜴用肺呼吸,并且肺泡数目很多,只靠肺的呼吸作用就能够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不像青蛙那样还需要皮肤辅助呼吸.因此,蜥蜴适于生活在比较干燥的环境里. 蜥蜴的心脏,不仅有左右两个心房,而且心室里开始出现一个不完全的隔膜,这个隔膜几乎把心室隔成两个腔.因此,在心脏里流动的血液,含氧较多的动脉血和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就基本上分开了,这两种血的混合程度比较小.不过,蜥蜴仍是变温动物. 蜥蜴的生殖情况跟青蛙不相同.生殖时,雄蜥蜴把精子送进雌蜥蜴体内,在雌体内完成受精作用,这叫做体内受精.蜥蜴的受精卵比较大,卵内含的养料多,卵的外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雌蜥蜴把受精卵产在沙土里,借太阳光照射的温度发育成幼蜥蜴.幼蜥蜴发育得很完全,刚出卵壳就能够独立生活.可见,蜥蜴的生殖和发育都完全摆脱了对有水环境的依赖,它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五 哺乳类
一、实习内容与结果(哺乳动物)
标本的采集、制作与鉴定
标本的采集
此次野外实习的的标本采集主要是针对于兽类中的啮齿目进行捕捉采集、此次采集的标本多为啮齿目鼠科中的针毛鼠,亦有采集到已死亡的鼩鼱科中的臭鼩鼱和翼手目伏翼属的普通伏翼蝠。采集方法选用的是使用鼠夹进行捕捉,在实习地点甘沟、两岔河、闷头溪不同海拔不同经纬度均有采集到标本。4月18日在闷头溪分别采集到1只鼩鼱及1只针毛鼠,4月19-4月22号在甘沟及两岔河共采集到19只针毛鼠。
(上三图为陷阱的放置)
(上图为现场收集到的标本照片)
标本的制作
兽类的标本制作主要是解剖制作头骨标本,制作前需先进行测量,测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体重:兽体的全重;体长:吻端至肛门,大型兽为吻端至尾基部;尾长:尾基部到尾端(尾端毛除外)的长度;后足长:自跗关节的最后端至足的最前端(爪除外),对有蹄类动物要测到蹄的前端;耳长:耳壳基部至顶端(簇毛除外)的长度。大型兽类还需测量肩高(肩背中线至前指尖)、胸围(前肢后面胸部最大周长)、腰围(后肢前面腰部最小的周长)和臀高(臀部背中线至后趾尖)。
测量结束后进行制作,本次实行只进行头骨标本制作(头骨在分类及鉴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制作方法如下:
沿颈部到下门齿划开皮肤,刀沿骨头表面慢慢剥离,当翻到颈部上端时,遇到软骨膜耳壳,细心地剪开耳部的皮肤,再向前剥至眼部,先把连接眼皮的薄膜割开,要保持眼睛的完整,不要撕破。随后剥下颌与下嘴唇部位,慢慢地使上下颌部位的皮肤与肌肉完全分开。剥上颌时,要注意先剥嘴唇和鼻部后端,最后剥鼻尖(注意不能切掉鼻尖的软骨),最后切断颈部,取出头部,然后在开水中煮沸约30分钟,撕下肌肉,挖掉眼、舌、及脑等,水洗晾干。
本次共制作针毛鼠头骨标本19个,臭鼩鼱头骨标本一个及普通伏翼蝠头骨标本1个。其中啮齿目标本测量如下表
标本测量数据统计表
|
序号
|
头体长(cm)
|
尾长(cm)
|
耳长(cm)
|
后足长(cm)
|
胫长(cm)
|
性别
|
采集时间
|
采集地点
|
1
|
11.5
|
17.2
|
1.9
|
3.0
|
3.6
|
雌
|
2015.4.22
|
两岔河
|
2
|
13.4
|
17.1
|
2.3
|
3.4
|
3.2
|
雄
|
2015.4.19
|
甘沟
|
3
|
12.4
|
16.0
|
2.0
|
2.7
|
3.6
|
雌
|
2015.4.19
|
甘沟
|
4
|
12.4
|
15.9
|
2.2
|
2.9
|
3.0
|
雄
|
2015.4.21
|
两岔河
|
5
|
13.4
|
16.9
|
2.3
|
3.0
|
3.3
|
雄
|
2015.4.21
|
两岔河
|
6
|
12.7
|
16.2
|
1.5
|
2.9
|
3.4
|
雄
|
2015.4.22
|
两岔河
|
7
|
15.5
|
18.1
|
1.6
|
3.1
|
3.7
|
雄
|
2015.4.22
|
两岔河
|
8
|
13.1
|
17.5
|
1.6
|
3.0
|
3.1
|
雌
|
2015.4.22
|
两岔河
|
9
|
15.6
|
18.3
|
2.1
|
3.1
|
3.1
|
雌
|
2015.4.22
|
两岔河
|
10
|
14.5
|
16.7
|
1.4
|
3.0
|
3.6
|
雌
|
2015.4.22
|
两岔河
|
11
|
14.0
|
17.0
|
1.9
|
3.1
|
4.0
|
雄
|
2015.4.20
|
甘沟
|
12
|
13.7
|
16.5
|
1.8
|
2.9
|
3.5
|
雄
|
2015.4.20
|
甘沟
|
13
|
15.0
|
17.5
|
1.9
|
3.1
|
3.8
|
雌
|
2015.4.20
|
甘沟
|
14
|
12.2
|
16.0
|
2.2
|
3.1
|
4.0
|
雌
|
2015.4.22
|
两岔河
|
15
|
11.5
|
16.0
|
1.9
|
2.6
|
2.4
|
雄
|
2015.4.22
|
两岔河
|
16
|
11.5
|
15.7
|
1.8
|
2.7
|
4.1
|
雌
|
2015.4.22
|
两岔河
|
17
|
10.5
|
17.1
|
2.1
|
2.8
|
3.3
|
雌
|
2015.4.20
|
两岔河
|
18
|
11.9
|
17.0
|
2.0
|
2.9
|
3.5
|
雄
|
2015.4.20
|
两岔河
|
19
|
10.8
|
17.0
|
2.0
|
2.8
|
3.0
|
雄
|
2015.4.19
|
两岔河
|
鼩鼱
|
6.55
|
5.4
|
5.9
|
1.0
|
0.9
|
雄
|
2015.4.19
|
闷头溪
|
(图为标本的解剖制作过程)
标本的鉴定
物种名称:针毛鼠
拉丁学名:Rattus fulvescens Gray
采集数量:19
发现地点:闷头溪1只、甘沟5只、两岔河13只
发现时间:闷头溪9(4月19日)、甘沟(4月20日)、两岔河(4月21-4月22)
形态及鉴定特征描述:体型中等,与社鼠非常相似,但体背毛的铁锈色较深,尤以背腹交界处色调更为明显。背毛中刺状针毛亦较社鼠多。尾背面为棕褐色,腹面为黄白色。
外形:属中型鼠类,体背铁锈色调较深,背毛中刺状针毛较多,耳较社鼠小而圆,尾背面棕褐色调,无白色末梢。
毛色:背毛棕色或棕黄色,背毛中有许多刺状针毛,针毛基部为白色,尖端为褐色,越靠近背部中央针毛越多,所以背部中央棕褐色调较深,背腹交界处针毛较少,呈鲜艳的棕黄色。由于夏毛中背部刺毛较冬季为多,所以冬季捕获的针毛鼠背部棕黄色较深。腹毛白色。前后足背面亦为白色。
头骨:与社鼠头骨十分相似,鼻骨细长,向前伸超过门齿,眶上嵴明显,向后沿伸达顶骨后缘。听泡小而低平,颧弓较细。
牙齿:上颌第一臼齿较大,第三臼齿退化,大小不及第一臼齿之半。第一臼齿第1横嵴的外侧齿突退化,中央齿突发达。第2横嵴内外齿突正常,第3横嵴内外侧齿突都较小,中央齿突发达。第三上臼齿内侧齿突3个,外侧具一大齿突。
第三臼齿不发达,仅为第一臼齿长的一半。上颌第一臼齿的咀嚼面第一横嵴的外侧齿突退化;第二横嵴内、外侧的齿突正常;第三横嵴中间的齿突较发达,内、外侧齿突很小。第二臼齿第一横嵴退化,内侧的齿突;第二横嵴呈三叶状;第三横嵴极小,中央的齿突很大,内、外侧齿突小。第三臼齿的咀嚼面的横嵴,第一褐第三横嵴外侧的齿突退化,只有内侧三个齿突较发达。
生活习性:针毛鼠多栖居在山区田间的丘陵和坡麓灌草丛、山谷小溪旁、树根、岩石缝以及竹林补角干燥的地方。初春和冬季多穴居在靠近耕田区的山丘下的荆、芒、荻草丛或杉树、茶树等食源丰盛的灌木丛中。在炎热的盛夏亦营地面生活,有时在树上筑巢,巢距地面3 ~5m。
(上图为标本的前、腹面鉴定图、头骨标本特征鉴定)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参考文献:印显明;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根据参考文献的研究,发现保护区共有兽类60种(见下表),隶属8目21科45属,占贵州省兽类物种总数142种的42.25%。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中兽类物种组成中啮齿目6科16种、食肉目5科18种,分别占该地区兽类物种总数的26.67%、30.00%,占有显著的优势地位;其次,翼手目3科12种,占保护区兽类物种总数的20%,在21科中,以啮齿目的鼠科最为丰富,共10种,占保护区总种数的16.7%,其中该科中的针毛鼠为优势种;其次是鼬科,共7种,占总数的11.67%。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兽类目、科、属、种数及百分比
|
目
|
科
|
属
|
种
|
百分比(%)
|
食虫目
|
鼩鼱科
|
3
|
3
|
5.00
|
翼手目
|
蝙蝠科
|
4
|
6
|
20.00
|
菊头蝠科
|
1
|
5
|
蹄蝠科
|
1
|
1
|
灵长目
|
猴科
|
1
|
2
|
3.33
|
鳞甲目
|
穿山甲科
|
1
|
1
|
1.67
|
兔形目
|
兔科
|
1
|
1
|
1.67
|
啮齿目
|
鼯鼠科
|
1
|
1
|
26.67
|
松鼠科
|
1
|
1
|
豪猪科
|
2
|
2
|
竹鼠科
|
1
|
1
|
鼠科
|
5
|
10
|
刺山鼠科
|
1
|
1
|
食肉目
|
犬科
|
2
|
2
|
30.00
|
熊科
|
1
|
1
|
鼬科
|
6
|
7
|
灵猫科
|
3
|
3
|
猫科
|
4
|
5
|
偶蹄目
|
猪科
|
1
|
1
|
11.67
|
鹿科
|
3
|
4
|
牛科
|
2
|
2
|
合计
|
21
|
45
|
60
|
|
一、区系分析
从区系组成看,该保护区包括东洋界种、广布种和古北种,各含45种、11种和4种,分别占保护区兽类总数的75%、18.3%和6.4%。可以看出保护区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为主体,有古北种的渗入。分布型以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型为主,有35种,占保护区兽类总数的58.3%。
二、珍稀保护物种
该保护区的中国特有种有6种,分别是西南鼠耳蝠、藏酋猴、复齿鼯鼠、针毛鼠、林麝和小麂占保护区兽类总数的10%,三有动物有21种,占保护区兽类总数的35%。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野生动物名录》I级的有三种,II级的有11种,此外易危兽类14种,濒危兽类有6种,极危兽类有2种。分别占中国濒危动物的10.53%,4.51%和1.50%。另有不少药用动物。但数量较少,有的已濒临绝迹。其中I级的三种分别为:豹、云豹和林麝。II级的11种分别为:猕猴、藏酋猴、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丛林猫、金猫、斑羚、鬣羚。
三、哺乳动物生境分析
基本概况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13300公顷,其中核心区5500公顷,缓冲区4000公顷,实验区(包括旅游区、生活文化区)3800公顷。由于位居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优势成分为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植物,森林覆盖率高达91%,其中绝大部分为原始森林。
保护区所在地金沙沟,是赤水河的一条支流,沟的两侧是较深的河谷斜坡。由于沟内海拔较低,一般在300-700m之间,四周山岭相对较高(约1400m),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夏季气温较高,冬季较温和,降水丰富,沟内终年较湿润,为桫椤的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其中主要采集对象针毛鼠在各实习地点各海拔均有收获,其中闷头溪活动范围为海拔254~617M,
甘沟活动范围为海拔200~545M,两岔河活动范围为海拔245~525M。而捕捉地点多为灌木丛及岩缝等附近,加上各位均有收获,说明其适应能力较强,适应于广泛的生活环境。
四、气候条件
属中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区内,夏季气温较高,冬季较温和,降水丰富,沟内终年较湿润。
年平均气温12.7℃—17.7℃(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2℃)。
年平均降雨1200毫米—1300毫米,相对湿度为86%—90%,日照时数1297.7小时;无霜期340—350天,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800米以下地区无霜期300天左右,800米以上地区无霜期210—300天期间。
五、自然环境
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境内,系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低降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最高处海拔1730米,最低处221米。东南部重峦叠嶂,峡谷幽深,西北部丘陵起伏,河谷开阔平缓。
保护区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的四川台坳。出露地层为侏罗系、白垩系红色构造,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古地理环境为四川内陆湖盆的一部分,分属3统6组,是贵州省内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发育最好、出露最齐的地区。土壤类型多,分布比较零散,有“数步不同土”之说,以紫色土壤为主。
海拔700米以下地带,水热条件优异,气候属南亚热带特色,在繁盛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出现大面积以桫椤、海芋、野芭蕉、福建观音座莲为代表的南亚热带雨林层片,生长着许多热带、南亚热带植物,生态环境呈现出同纬度地区十分少见的南亚热带雨林景观。
哺乳动物食性分析(针毛鼠)
经过解刨胃囊观察食入物的方法来判断其食性,根据解刨的3个标本胃囊显示,其食入物中发现有绿色纤维残渣、几丁质外壳、少量动物毛等。经判断,针毛鼠的食性为杂食性,由于实习时间是4月底,加上其食入物以绿色为主、科判断该季节段针毛鼠主要食物来源为植物叶及幼苗为主,昆虫为辅。
(上图为胃囊解刨,食性分析)
哺乳动物年龄分析(参考文献:鲍毅新,诸葛阳; 社鼠的年龄鉴定与种群年龄组成; 《兽类学报》;1984年)
由于针毛鼠与社鼠的相似性,本次针毛鼠年龄判断方法参考社鼠年龄鉴定方法,依据针毛鼠的臼齿磨损程度判断其年龄,判断方法如下:
根据臼齿的磨损程度,以左侧第三上臼齿(M3)为准,划分为三个期:
第一期:M3未长成或初长成,咀嚼面比M1和M2低。未达到同一平面。齿突相互独立。
第二期:M3已完全长成,咀嚼面与M1和M2成同一平面。齿突有磨损连接现象。
第三期:M3已完全长成,齿突磨损成圆环状或完全没有齿突痕迹。
(图均为左侧第三上臼齿,a、b、c、d分别为齿突,第一期为1、2,第二期为3、4、5,第三期为6、7、8)
根据标本观察记录,数据如下表:
针毛鼠标本上门齿、下门齿及臼齿磨损程度
|
序号
|
上门齿(cm)
|
下门齿(cm)
|
臼齿
|
1
|
0.5
|
0.7
|
第二期
|
2
|
0.5
|
0.8
|
第二期
|
3
|
0.5
|
0.7
|
第二期
|
4
|
0.4
|
0.7
|
第一期
|
5
|
0.6
|
0.7
|
第三期
|
6
|
0.55
|
0.7
|
第二期
|
7
|
0.5
|
0.7
|
第二期
|
8
|
0.4
|
0.7
|
第二期
|
9
|
0.5
|
0.8
|
第二期
|
10
|
0.5
|
0.75
|
第二期
|
11
|
0.3
|
0.8
|
第三期
|
12
|
0.5
|
0.7
|
第二期
|
13
|
0.5
|
0.8
|
第二期
|
14
|
0.5
|
0.6
|
第二期
|
15
|
0.4
|
0.6
|
第二期
|
16
|
0.4
|
0.7
|
第三期
|
17
|
0.4
|
0.7
|
第三期
|
18
|
0.4
|
0.5
|
第三期
|
19
|
0.3
|
0.6
|
第一期
|
根据臼齿磨损,第一期为幼年鼠,第二期为成年鼠,第三期为老年鼠。总标本共19只(针毛鼠),其中幼年鼠2只,成年鼠12只以及老年鼠5只。其中各年龄阶段臼齿磨损差异明显。加上实习时间4月份,可以发现这个季节赤水桫椤国家保护区针毛鼠活跃性以成年鼠为主。
(图为头骨臼齿磨损观察图)
心得体会与总结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不但学到了观察物种生境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准确解剖动物、观察并了解动物器官等知识。收获最大的是组员的团结协作、分工合作、讨论交流,还有老师的责任心,我们做脊椎动物的每天都要走很长的路,15-25公里不等,山路狭窄、崎岖陡峭的时候,组员间互相提醒着要注意安全。两位老师一位带头,一位收尾,每次从山上下来老师总是走在最后。同时我们也分工明确,争取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上山所需的工具组员之间交换着带,累的时候稍作休息,继续接下来的任务。在老师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对自己工作负责任的心,我也懂得了讨论交流,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有一颗负责任的心,要好好地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其次,我们认真开展各项实习工作,这次实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师的领导和说明野外观察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分组调查,收集数据,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成果总结交流,使我们获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并且,通过七天的野外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把很多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比如说安放老鼠夹要放在比较平的壁角,挖捕捉鼩鼱的陷阱要挖在有水的溪边,鸟的活动时间为早上和傍晚,蛙喜欢生活在靠近水边的草丛里,那里离水近,又有充足的食物。
尽管这次实习时间很短,但是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学习中,我还是有很多收获。从一开始见到动物大喊大叫到现在的淡定,从一开始的茫然无知到现在的了解,从一开始的糊里糊涂到现在的明明白白,都是实习给我的收获!从前的我很害怕老鼠,觉得老鼠是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去亲密接触。但是这一次实习让我亲密接触了老鼠,我明白了老鼠的特点,它的尾巴呈环状,是一环一环的。不仅如此,还可以根据老鼠牙齿的长度区别老鼠是幼鼠还是成鼠。在解剖老鼠时,要注意老鼠的鼻子,不要一时着急把鼻子处的软骨当成肉给剔掉。在进行头骨与鼠皮的分离时,要注重鼠皮的完整性,尽量在取走头骨后,鼠皮还能基本完整成型。进行老鼠的头颅剔肉过程中,必须小心翼翼,要有耐心。注意老鼠的眼睛地方的颧骨,由于老鼠的头部较小,老鼠的颧骨较脆弱,剔肉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否则会将其弄断。在蛙类的鉴别时,可以从蛙的皮肤纹理,体色,以及蹼来确定它的署名。
最后,在这次实习过程中,除了在专业知识上的学习外,对做事做人也有一定的学习与感慨。在我们实习过程中,老师们对我们的教导不仅是专业学术上的。我从实习中深刻体会到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也许会有意外,但并不会每一次都那么幸运。必须脚踏实地才能学到知识,尽管学习的过程可能艰辛枯燥,但是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需要让自己在社会立足,就必须不断的强大自己的知识。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责任心,这是必不可缺的。每做一件事,我们都要有负责的态度。这不仅仅是你对这件事的重视度,更是你自身品质与责任心的体现。认真负责永远都不会吃亏,只会让你在一件事中学习更多隐藏的知识与经验。态度决定一切,所以我们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将自己的态度端正,不论结果好坏,而去踏踏实实的付出。
总结:
1、为什么用棉布袋子装蛙、蟾蜍和蛇?
⑴棉布透气,可以防止蛙、蟾蜍和蛇因窒息而死亡。
⑵蛇没有四肢,棉布袋子不会被抓坏。蟾蜍和蛙的四肢也不会把棉布抓坏。
⑶棉布不会被蛇的牙齿咬穿,很安全。
2、老鼠与鼩鼱、社鼠等其它鼠的简单区别:
老鼠的尾巴有鳞环,尾巴长于头体。
3.鱼类标本的制作:
先测量它的数据,如:体长,头长,头高,体高,尾柄高,全长,侧线鳞等。然后在向腹部注射无水乙醇(体重的二十分之一)。用标签布写上种名,拉丁文名,海拔及经纬度,采集地点及时间,采集人。(注:用铅笔写,因为在乙醇里不容易脱掉。)把写好的标签用棉线栓在鱼的尾部,注射无水乙醇,注射量为其体重的二十分之一。最后将其放入100%无水乙醇浸泡,以防止标本腐烂。由于鱼的体型小,有些特征不容易观察到,所以在观察的时候要特别细心的观察。
4.制作老鼠头颅标本:
不是直接就开始解剖取头颅,要先观察测量整只老鼠,然后用无水乙醇浸泡后方可开始解剖,把头颅解剖下来后用沸水煮20-30分钟,把肉剥离下来,写上标签。
5.脊椎动物的麻醉:
①对动物的腹部或其胸部注射75%酒精进行麻醉,注射量为其体重的二十分之一,然后再进行测量和解剖。
②把含有乙醚的棉球放入大容器中,将动物置入其中,封口,等待15min-20min,取出进行测量和解剖。
6. 有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
有毒蛇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在你还没靠近它的时候它便会对你示威,会立起头部像你发出警告!不仅如此,有毒蛇头部鳞片构成与色调都是很特别的。
7.蛇的标本制作:
我们一开始所想的是把它弄成直线形,但并不是像那样做,而是必须弄成S曲线形,这样有利于蛇的放置以及观察者的研究与观察。在固定前需要向蛇的胸部、腹部、尾部注射无水乙醇,防止其内脏腐烂。
野外实习日程记录
野外实习时间:2015年4月17日至2015年4月23日
实习地点:贵州省遵义赤水市
第一天:4月17日,天气晴,晚上6点半到达居所处,晚上9点:实习出发前的动员工作,要求必须服从组织安排,用良好的纪录确保实习的安全和顺利,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第二天:4月18日,天气晴朗,温度15°到24°,早上8点乘车出发(出发地点:遵义市赤水旅游长途汽车客运站),途需1.3小时,到达赤水市葫市镇闷头溪山底,到达时间:9:30,所在地北纬:28°27′59″东经:105°57′42″海拔:254米,方向:北偏东45°。下车,准备出发,步行水泥路约2.5公里到第一休息点,到达时间:10点30左右,休息时间约20分钟,此时步行约1公里,到达海拔315米处,开始爬山,途径海拔400米,515米600米处停留,分别安放数个鼠夹,鸟网,地笼等,到达600米处时间约为13时30分。安放好器具完毕,便沿路返回,回到住处时间约为17时15分,接着就根据老师安排做好夜间行动的准备。到了20:00,准时出发,目的地,沿着赤水河边,其北纬:28°34′7″ 东经: 105°41′28″,观察其河边物种情况,并且了解两栖类,爬行类以及哺乳类分布情况。约22:30左右,收队回住处。
第三天:4月19日,雨,温度是10°到16°,依然是早上8:00准时出发,到达前一天所安放鼠夹,鸟网,地笼处收取成果,收取完毕时间为下午13:00.于是,我们又乘坐大巴,经过1小时到达下一站:赤水市金沙镇甘沟,到达时间14:20,其北纬:28°25′9″东经:105°1′5″途径海拔200,300,415,545米处安放鼠夹,地笼等,到达海拔545米处止步,接着沿途返回,返回时间约为17:40.于是便乘坐大巴回到居所处。接着,20:00时,准时从居所处沿着赤水河出发,步行11公里左右,观察其物种情况,晚上23:00返回。
第四天:4月20日,晴,12°-21°,8:00点出发,9:40到前一天处,收取猎物,完毕时间约11:25,接着进入遵义市中国赤水桫椤博物馆境内,到达赤水市金沙镇两岔河周边,途径海拔245米,315米,525米安放鼠夹,鸟网,地笼等捕捉器材,安放完毕约为17:00.接着返回居所处。
第五和第六天:4月21日 至22日,天气分别是阴和小雨,21日,便和前几日一样8:00准时出发,收取猎物,观察猎物的分布情况,(例如:没有捕到老鼠的鼠夹,依然不动,接着第二天观察是否还有猎物“上钩”)在根据情况作出合理安排。22日,便收取所有的器具,准备制作标本。
第七天:4月23日,阴,照着老师的安排,在居所处制作标本,学会鉴别物种,简单了解不同植被地段会存在的动物。
动物一组:我们组一共15人
吴香莹、刘玉珍、陈维维、王敏、熊贵兰 负责解剖标本制作,以及数据测量
董孟林、林道兴、甘旭、郑越负责实习报告的第二个模块:实习地生境及动物种类描述
文媛媛、刘中城、李艳、杨秀敏负责鸟类、爬行类的标本总汇和分析总结
丁毅、程航负责最后实习报告排版和封面
动物二组:我们组14个人,每个人都有采集记录拍照和解剖等工作,最后得到的资料是大家拼凑起来共享的。在写报告的时候我们按我组分配到的任务也进行了简单分配。我们组负责蛙、蟾蜍 和鱼、花鳅,以及赤水保护区简介和分析总结、实习意义。按每个动物负责到底的方式,每个人负责一种动物,分到的动物都要将此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解剖及测量数据、捕获环境数量、自己分配到的动物所有分析和总结等写出来,再把所有实习资料和查阅的资料进行合理的编写:
高福祥:赤水保护区简介
顾力瑶:宽口光唇鱼
张小梅:云南光唇鱼
毕兰兰:翘嘴红鮊鱼
胡红艳: 短须颌须鮈
何红艳:普栉鰕虎鱼
杨秀丽: 斑腿树蛙
刘昱:花臭蛙
赵优:大绿臭蛙
岳雅君:中华大蟾蜍
雷江西:泽蛙
刘来成:粗皮姬蛙
陈长林:中华花鳅
柏环:对以上所有同学所写动物内容进行检查和改正,并把所有内容拼凑起来。
我们组每个人都要写这次实习的意义,还有动物一三组所写报告剩下的东西。由于工作量较大,所以单独由柏环同学来把所有同学写的进行整理拼凑和归类,还将每个人写的分析总结实习意义中重复的内容删掉,对动物二组所有内容进行排版。
第三组
采集:宋亚刚、罗珺、吴贵才、何剑锋、吴光全、许粉娟、欧银花、马金金、马春剑、龙彦利、刘凌云、李丽、李小芳、蒋巧娟、石朝霞
摄像:罗珺、李小芳、蔡海涛
标本制作:宋亚刚、罗珺、何剑锋、吴光全、许粉娟、欧银花、马金金、马春剑、龙彦利、刘凌云、李丽、李小芳、蒋巧娟、石朝霞
记录:马金金、马春剑、龙彦利、刘凌云、李丽、吴光全、蒋巧娟
撰写报告:蒋巧娟、吴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