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动态    中心管理    实验教学    仪器设备    教学实习    教学科研成果    标本馆    下载中心    对外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实习>>野外实习>>正文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赤水昆虫2组实习报告
2015-05-09 12:02  

 

贵州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2015年赤水野外实习报告

 

       

                业:生物科学

                级:2013

                名:昆虫2

         指导教师:张燕 老师

             间:20155

 

 

 

 

一.前言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每一名学习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实践过程,通过上个学期我们对动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为了提高我们对动植物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我们生科院开展了为期一个星期(417日到24日)的野外实习,实习地点是遵义赤水。这次实习中,我们是在张老师的带领下的无脊椎动物组,共有22人,每天要去捕捉昆虫,制作标本,学到了很多东西。

赤水市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下游,是遵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与四川省南部接壤,历为川黔边贸纽带、经济文化重镇,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赤水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有竹类40余种,以楠竹著名,有楠竹之乡之称。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而扬名中外。赤水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74.2%,居贵州省第一位。赤水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命名的国家级,有千瀑之市丹霞 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

赤水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8.1,年均降雨量1292.3毫米,年日照时数1297.7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2%,无霜期340350天,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800米以下地无霜期300天左右,800米以上地无霜期210300天。  赤水7月平均气温最高达28左右,1月平均气温最低仅7.9左右,气温年较差为20.120.5,极端最低气温为-4,极端最高气温39。由于地形遮蔽大,林木茂盛,40以上的伤害性高温罕见。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北风。极端风速可达27/秒,风力10级。平均风速1.6/秒。8级以上的大风常发生在39月,78月最多。 

目前已对游人开放的景有:赤水大瀑布、四洞沟、五柱峰、红石野谷、中国侏罗纪公园、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以及大同古镇、丙安古镇、红军长征遗址等人文景。我们这次实习去过的有四洞沟,五柱峰,侏罗纪公园,天台山等几个景点。

 

                                                                                       负责人-----刘思竹

.采集

一、      采集生境:空中,水边,树洞中

二、      采集工具:捕虫网、三角纸袋、毒瓶(装有乙酸乙酯 )、展翅板、昆虫针、大头针、标本盒、针插板,硫酸纸,樟脑丸,纱布,注射器,镊子,直管

三、      采集方法:昆虫的采集方法一般用捕虫网捕捉和用镊子直接抓取

捕网有如下几种:

1、        捕网:捕抓空中飞行的昆虫,如蜻蜓、蝴蝶、蜜蜂、蛾等昆虫。若捕捉到蝴蝶、蜻蜓、蛾这一类昆虫,要用三角纸袋装着

2、        扫网:躲避在低矮灌木丛中生存的飞行的昆虫,网扫的方式呈“8字”型扫网,昆虫因受到惊扰,飞出,便会落于网兜,用镊子将昆虫放入毒瓶中,盖上盖子。(一些中小型昆虫可放入直管中)

3、        震网:将捕虫网拿起,网口朝上,用捕虫网轻轻敲一些稍高一点的乔木,一些有假死性昆虫在受到惊吓时便会从树上装死掉下而掉落到网中。用镊子将昆虫收集到毒瓶中,盖上盖子。

4、        用小树枝掏树洞,在看到昆虫后用镊子夹出放入毒瓶或直管中

5、        可以搬开水边的石头采集一些水生性昆虫

注意:(1)在捕虫时,虫网在向昆虫的位置横扫后迅速将网的底部向上甩,使昆虫困在网的底部,不能飞出;

2 切记不要轻易用手触碰鳞翅目昆虫的翅膀,否则会影响后期的鉴定;

3)在抓到蜻蜓目的昆虫后,先在其腹部注射酒精使其昏迷后放入三角纸袋,但由于采集地较远,鳞翅目注射酒精死后身体会僵硬,影响展翅,所以鳞翅目的昆虫在捕捉后掐其腹部使它昏迷,装入三角纸袋,在要进行展翅时再把它从纸袋中取出并立即注射酒精,使其致死;

4)鳞翅目的昆虫在装入纸袋时要将它的双翅以背部为中线向后竖起,便于展翅

5)在不能准确判定抓到的昆虫是否有毒时,不能直接用手抓取,要用镊子

四.制作标本的过程:

1、        将昆虫取出,三角纸袋内鳞翅目的昆虫在取出后要先用注射器向其的腹部注射少量酒精使其致死。

2、        扎针类型:不同的昆虫扎不同的针型,昆虫针1号最细,5号最粗,最常用的是3号和4号针,,但是对不同的昆虫也有特殊的要求,如双翅目、膜翅目用2号针,   2号、3号鳞翅目, 鞘翅目用4号或者5号针。

3、        扎针的位置:

              鳞翅目(蝶、蛾):中胸偏右(中胸是指第二对足,第一对翅着生的地方)

              蜻蜓目(蜻,蜓,豆娘):中胸偏右

直翅目(蝗虫,蟋蟀,螽斯):是前胸背脊偏右

           膜翅目(蜂、蚂蚁 ):中胸背板偏右

           半翅目(蝉、椿):中胸小盾片偏右(注意蝉类要避开斑点)

           鞘翅目(天牛,象甲):右翅内上角

           膜翅目(所有的蜂和蚂蚁):中胸偏右

           双翅目(苍蝇、蚊、虻):中胸偏右

           革翅目(蛐螋):中胸偏右

4、        展翅:蝶和蜻蜓,蛾之类的用展翅板展翅,展翅时,蝶类要求前翅后沿与身体的中轴垂直。将昆虫放在展翅板上,用硫酸纸压住,用大头针固定一端的位置后用镊子轻轻移动翅膀的位置,使前翅的后沿与身体中轴垂直,后翅自然伸展,并用大头针固定。一些大一点的昆虫可在针插板上利用大头针矫正触角,腿等的位置,使其与自然生活时的姿态相似,保持其自然状态,比较美观

五.标本整理:

1.将昆虫移到背面离针帽0.8厘米处

2. 在采集标签的正面写上采集地,采集时间及采集人,鉴定后,在标签的背面写上该昆虫所属的目并按目将昆虫在标本盒中整齐排列 ,昆虫针的针尖统一插在采集点“点”字的四点中间位置

3. 将标本按所属的目排列插好后在右下方留出一小块位置,放入用纱布包裹的34颗樟脑丸并用大头针固定(樟脑丸是为了防止标本被虫吃掉)

4 盖上标本盒盖(做好的标本需风干12个星期才能更好的保存)

                                                             

   负责人---------杨洪明  白艳丽  高亮

 

三.采集生境

所有的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生态因子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空气、无机盐类等非生物因子和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省南部接壤,地形主要为高原峡谷型和山原峡谷型,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最高处海拔1730米,最低处221米,相对高差1500米以上,土壤为红壤。地表石化较严重,所以全区植被几乎都是竹林。

2015418日,地点:赤水胡市镇的闷头溪

这日天气是晴天  温度不是很高,大概在24度左右,因为那天的实习地点地处于小溪旁,山体岩石多裸露,植被较密,主要植被为南竹,和一些水分偏湿,空气中含养量较高。偶有有微风,植被多样化。海拔起点处254m,最高处520m

2015419日,地点赤水中国侏罗纪公园

天气小雨,温度18度左右,空气湿润。此处多见小溪流,伴随着各式的大小瀑布,水流湍急,海拔比第一处要高。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或混交林,其中多见南竹和被称为与恐龙同期生的活化石,桫椤。它是大型蕨类植物。

2015420日,

同昨日地点相同,不同的是今日天气晴朗,空气干燥。温度22度左右

2015421日,地点赤水天台山

天气同昨日一样舒适,但无小溪,少见水源,土壤偏干,山体高而大,路途中少见较大的植物,山地多为竹子,到半山腰时见一些小型针叶林。

2015422日,地点五柱峰

 天气小雨,空气湿润,典型的丹霞地貌,从佛光岩走向五柱峰,一路山势险要,佛光岩的瀑布几乎是从山顶落到山脚,气势之宏伟无以言表。路几乎都是挨着石壁的木梯子,在悬崖峭壁间穿梭,由于昨夜下过大雨,山上的水在路上面的石壁上都汇集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不时地蹿出。此处的植被垂直分布现象非常明显。分三个层次,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海拔很高。由于这些原因导致捉到的标本量很少。

2015423日,地点四洞沟

天气小雨转阴天,空气湿润。植被主要是竹叶林。沿着一条小溪走,不停的见到各式的瀑布,这里海拔较低,地处低洼地带,再加上这是一个很出名的旅游景点,尽管天气不是很好,但游客的数量依然不减,此处几乎没有看见昆虫。

撰写人:彭卫

 

.鉴定过程

昆虫鉴定------昆虫分类是根据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生态,生理特征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等手段,把种类繁多的昆虫加以分分门别类总结归纳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反应昆虫进化过程建立分类系统。

昆虫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纲以下又课分为目,科,属,种 ,共7个主要分类阶元,从界到种,均可设亚门,亚科等,物种是分类的基本阶元,种的定义是繁殖单元,即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我们去鉴定一种昆虫,可以根据翅的有无,翅的类型,数目,翅脉脉相,以及口器类型,触角,足类来进行鉴定。

如果给我们一只螽斯,我们该如何去鉴定呢?首先观察它的翅的覆翅,咀嚼式口器可以确定是昆虫为直翅目,就可以查阅直翅目的检索表,触角比身体长,可以确实为蟋蟀和螽斯的其中一种,再根据蟋蟀和螽斯的产卵器不同就可以辨别出来了,蟋蟀产卵器明显,毛状或针状,螽斯产卵器呈剑状或马刀状。

 

撰写人:查兴萍

 

.名录

拉丁文

特征

口器

触角

采集或观察到的标本

代表昆虫

鳞翅目

Lepidoptera

成虫有3对膜质翅;翅和身体表面长有鳞片;复眼发达

虹吸式

棒状(蝶类);丝状或羽毛状(蛾类)

凤蝶科Papilionidae;粉蝶科Pieridae;灰蝶科Lycaenidae;蛱蝶科Nymphalidae;灯蛾科Arctiidae

黄斑凤蝶;巴黎绿凤蝶;白粉蝶;灰蝶;黄粉蝶;眼蝶;青凤蝶;蛱蝶;眼蝶;灯蛾

蜻蜓目

Odonata

2对等长的膜质翅;翅脉网状;有翅痣;翅静止时平伸或直立,不能折叠于背面

咀嚼式

刚毛状

蜻科Libellulidae;蟌科

蜻;豆娘

双翅目

Diptera

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前翅膜质翅

舐吸式(蝇);刺吸式(蚊);刮吸式(虻)

具芒状(蝇);丝状或环毛状(蚊);三节触角(虻)

食蚜蝇科Syrphidae;大蚊科Tipulidae;丽蝇科Calliphoridae

食蚜蝇;蚊;丽蝇

 

膜翅目

Hymenoptera

2对透明的膜质翅;后翅前缘有翅钩与前翅连接

咀嚼式;嚼吸式(蜜蜂、雄峰)

多数丝状;肘状

蚁科Formicidae;胡蜂科Vespidae;蜾蠃科Eumenidea;蜜蜂科Apidae雄峰科;叶蜂科Tenthredinidae

 

半翅目

Hemiptera

半鞘翅;前翅质地一致(蝉)

刺吸式

丝状

缘蝽科Coreidae;猎蝽科Reduviidae沿蝽科;蝽科Pentatomidae;红蝽科Pyrrhocoridae;盾蝽科Scutelleridae;沫蝉科Cercopidae

 

鞘翅目

Coleoptera

体壁坚硬;具2对翅;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

咀嚼式

种类多

萤科Lampyridae;花萤科Cantharidae;瓢虫科Coccinellidae;叶甲科Chrysomelidae;龟甲科Cassididae;天牛科Cerambyc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步甲科Carabidae;龙虱科Dytiscidae

 

直翅目

Orthoptera

前胸背板发达;通常有2对翅;前翅革质窄长,后翅扇形膜质

咀嚼式

大多丝状

斑腿蝗科Catantopidae;螽斯科Tettigouridae;蟋蟀科Gryllidae

 

革翅目

Dermaptera

前翅革质,后翅膜质

咀嚼式

丝状

 

 

脉翅目

Neuroptera

2对翅相似,膜质透明

咀嚼式

多为丝状

 

 

襀翅目

Plecoptera

翅切为膜质

咀嚼式

丝状

 

 

蜚蠊目

Blattaria

前翅革质,后翅膜质

咀嚼式

丝状

 

 

螳螂目

Mantedea

前翅革质,后翅膜质

咀嚼式

丝状

螳螂

 

长翅目

Mecoptera

 

 

 

 

 

竹节虫目

Phasmida

 

 

 

 

 

蜉蝣目

Ephemeroptera

 

 

 

 

 

 

 

负责人-------安露秀.李倩雨

关闭窗口